渭南新闻 华县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渭南新闻 > 正文

有病非要打吊针? ■渭南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卢勇田

来源:渭南日报 2016-07-07 21:05   https://www.yybnet.net/

“得了病去打点滴,身体不适就输点葡萄糖、维生素补补”这是不少人就诊的要求;少数医生为了迎合病人心理或出于创收目的,对“吊水”则乐此不疲。

在诸多医院门诊观察室、输液中心或小诊所里,经常可以看到一道这样的“风景线”——输液架吊瓶林立、输液管层层密布,形成一种屡见不鲜的壮观场景。殊不知,在这一“景观”的背后,却埋藏着发生交叉感染和用药不良反应等医疗风险的“定时炸弹”。并非什么病都必须静脉滴注

大家都知道,得了病就得用药,给药途径有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3种方式,医生在选择给药方式时,是根据药物品种、剂量、疗效、安全性以及医疗费用、病人接受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然后权衡利弊后慎重开具处方,所谓看病开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比喻,就很形象地诠释了这个道理。目前国际上公认,用药时能口服就不选择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就不选择静脉输液,世界卫生组织(WTO)确定的安全用药的顺序依次是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近年来兴起的“序贯疗法”,就是强调在紧急情况下采用注射,一旦症状缓解,应即改为口服。这些用药原则都是在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下形成的,但公众未必都清楚。一些患者稍有不适就要求医生进行输液治疗,而医生则为了满足病人要求和创收兼得的目的,而乐于“吊水”,如此这般,不论病情而滥用输液的现象则愈演愈烈,危害也日渐增多。

诚然,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采用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不是得什么病都必须静脉滴注。一般来说,只有在下列5种情况下才需要静脉滴注:1、有呕吐、进食障碍等症状,不能口服者;2、较严重的腹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口服不容易纠正,以静脉补液恢复水、电解质平衡;3、严重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败血症等,需要给予大剂量抗生素,而其他给药方式达不到所需的血药浓度;4、有些药物容易破坏,不能口服,或组织刺激性大,只可以静脉点滴给药;5、病情危重或急诊抢救时,需保持静脉畅通,以便及时给药者。

临床实践证实,在3种用药方式中,口服用药的不良反应最轻、最慢,因此最安全。静脉输液是把药物直接输入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虽然起效很快,但风险很大,不良反应最猛也最快,有的几分钟内就置人于死地,静脉滴注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比口服要高出数倍甚至数10倍。这种反应可以是来自制剂不纯、含有热原的液体,也可能来自液体中加入的药物或操作的原因,或输液器具不符合质量要求。倘若发生不良反应,病人突然发热寒战、关节酸痛,这时必须停止输液,请医师紧急处理。如果在条件差的基层医院、小诊所或家中输液时发生反应,由于抢救设施缺乏、抢救措施不力或抢救经验不足,一旦出事则很难逆转,且危险性更大,后果将不堪设想。

实际上,人体具有免疫功能和自我修复机制,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打吊瓶”来加快康复进程。对于一些自限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轻型的感染性腹泻,都有一定病程,短期均可以自愈,日本学者戏谑“感冒后用药两周可好,不用药半月即愈”就是这个道理。至于症状较重的(包括无合并症的发热)可适当用药,根本不必“吊水”。而且大多数常见的病毒性感染,抗生素并没有效果,而使用激素虽能暂时“退热”“止痛”,但热度还可能再次升高,疼痛亦可反弹性加剧,因为“治标不治本”,往往容易导致误诊误治,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酿成不堪回首的后患。不当输液危害多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崇尚“吊水即进补”,如刚感到身体不适、疲劳、食欲不振时,就要求吊些“三素一汤”(抗生素、维生素C、激素、葡萄糖)其实,在静脉滴注5%葡萄糖500ml液体中,仅含25克葡萄糖,并不能补充多少营养。如果罹病后需要维生素C治疗,完全可以口服给药,即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一般没有必要静脉注射;倘若大剂量静脉滴注维生素C,将改变人体内酸碱平衡,过量的维生素C也有毒副作用。再者,静脉滴注药物不仅不能“进补”,反而可能“添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某些病毒性出血热等疾病的病原体,都可能通过受污染的输液管进入人体,基层医疗单位和小诊所由于输液器污染所造成的细菌、病毒性感染屡见不鲜,甚至可以导致败血症、心内膜炎、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实乃得不偿失。另外,输液增加了脏器的损害,输液时大颗粒药品或杂物颗粒在心、脑、肝、肾等脏器的微血管里难以通过,滞留机会增多,会栓塞微血管,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

在临床上,有些医生习惯在静脉输液时联合用药,认为这样做可以“广谱”“强效”“从速”治好疾病,其实,这又是一个治疗误区。新近研究证实,联合用药品种越多,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就越多,其后果是有可能抵消其治疗作用,甚至发生副作用。据文献报道,同一瓶液体中合用5种药物,约4.2%出现毒副作用;合用7种以上药物,毒副作用将增加到40%。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绝对不可滥用,患者患病后应到正规医院请有资质的专科医师根据病情合理用药,才能达到疾病祛除、身体康复的目的。

新闻推荐

经开区召开食品产业规划评审会

本报经开讯(记者梁元通讯员樊嘉)7月7日,经开区召开食品产业规划评审会。省食品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对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审评研讨。会上,《渭南经开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单位汇报了食...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黄狗峪概况2016-07-08 21:06
猜你喜欢:
评论:(有病非要打吊针? ■渭南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卢勇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