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苗带领留守妇女学习草编制作工艺
本报记者王晓宁文/图
草编是关中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一般用麦秆、玉米皮等天然材料为原料,编制成各种生活用品,深受人们欢迎。
临渭区桥南镇堦子村位于秦岭北麓长寿塬一带,第四代非物质文化草编工艺传承人陈春苗就生活在这个小村子里。
7月初的一天,记者来到陈春苗的家。进门时,她正忙着烧锅给麦秆染色,丈夫陈有强在打扫卫生。小院里随处可见堆放的麦秆。
没坐一会工夫,来了七八位妇女,说是跟陈春苗学习草编。陈春苗说,1993年,她和爱人陈有强结婚后,一次无意间发现公公用麦秆编织了一个蝈蝈笼,非常精致漂亮,就问公公还能编织什么。公公讲,老一辈人编蝈蝈笼、葫芦灯、小动物之类的东西给小孩玩。好奇心驱使,她决心拜公公为师,鼓励公公将这即将失传的手艺保留下来。学习初期,一个小小的东西,她编了又拆,拆了又编,都达不到公公的要求,一个小东西竟让她学了半个月之久。
20多年来,陈春苗的草编创作有了质的飞跃,在传统工艺上又加入现代元素,主要作品有草编灯笼、蝈蝈笼、宝塔、饭碗、团圆绣球、十二生肖等20余个品种,有些作品已被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收藏。陈春苗说,“我当初只是一种爱好,并没有别的想法。”去年5月的一天,她刚从渭南打工回来,听说桥南镇妇联在镇上组织手工艺品大赛,连脸都没顾上洗就提着自己制作的麦秆灯笼到了镇上。没想到,她的作品被桥南镇妇联授予原始创作奖,随后又在陕西绿草地举行的手工艺大赛上获一等奖。从此,激起了她把草编作为产业发展的热情。
陈春苗说,“第一桶金是在今年渭南迎新春大庙会上参加了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活动,刚一摆上,咨询的、拍照的、问价的、购买的,天天都挤满了人。心想,这草编咋恁受欢迎,每天收入都在千元以上,这对我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可是不小的收入。”说话间,陈春苗露出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她说,正月十五那一天,卖到最后就剩下一个小蝈蝈笼了,有人甚至给她出300元钱,她都没卖。那人一直缠着要买,弄得自己回家时都没班车了。她说,她要将这个蝈蝈笼保存着,做个纪念。
陈春苗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她的作品在陕西嘉义妇女发展中心举办手工艺大赛获得金奖。同月,又被临渭区评为第四代非物质文化草编工艺传承人。草编的专利已上报相关部门,说是很快就批下来了。
“我们村子地处塬区,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作为临渭区第四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已有3人基本掌握了草编工艺的全制作过程。接下来我将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手把手教她们学习选料、漂染到全过程制作,使祖辈的这一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发扬光大。让村民因草编工艺很快走上富裕之路,这是我最大的心愿。”陈春苗说。
新闻推荐
李军民,男,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高中教学能手,陕西省首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省第十批特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英语学科兼职教授,渭南市“三三人才”第二层次专家。现任渭南高级中学政教处副主任、教导主任、...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