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变讲述着她拆迁后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韩秀峰 屈荔鹏 通讯员 王安院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拆迁之路总是充满着“血雨腥风”,有些干部群众甚至倒在了城市建设的路上。
面对“天下第一难”,渭南市临渭区智慧创新,大胆实践,创造性地摸索出一条既推动了城市建设,又使征迁群众成为幸福生活的建设者,还彰显了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作为,达到了“市民幸福,城市发展,投资方高兴,政府满意”的效果,创造出了我国城建拆迁中的“临渭经典”。
那么,这样的经典,在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现代中等城市,临渭区是怎么做到的呢?
发展倒逼出的宏伟蓝图
就像发展现代与继承传统一样,现代城市的发展绕不开拆迁,被冠以“天下第一难”的拆迁,早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难点和热点。如何既能实现城市的发展,又要最大程度地维护群众利益,这是直到今天全国仍在探索着的一大难题。
正在求发展中的临渭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被称作“白菜心”的临渭区中心广场南路区域,随着渭南城市的快速发展,区位优势愈加凸显,作为渭南的城市中心,她承载着提升城市品位,领先全城商业繁荣,改变渭南城市形象的光荣使命。正是因为她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商业潜力、特殊的区位优势和错综复杂的居住人群、商业门店,决定了这里征迁改造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敏感性。
由于多年没有建设和提升,这一区域布局杂乱无章、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功能残缺。区域内大量的老居民小区和城中村,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近年来,虽然有华润万家、苏宁电器、大连万达、福建金地等多家知名投资企业前来考察对接,但都由于征迁成本大等原因未能落地。
这块所谓的“白菜心”,就像城市的“补丁”一样,既是群众眼中的伤疤,更是政府的一块心病。
2015年3月底,临渭区政府的迁出,使这一区域的综合改造迎来转机。临渭区紧抓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机遇,随即召开综合改造论证会,成立了区长郭柱国任总指挥,区法院、城改办、财政局、审计局、杜桥街道、站南街道等21家为成员单位的中心广场南路区域综合改造项目指挥部。
项目启动之初,临渭区便将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得到了渭南市主要领导的支持。“2015年春节后,李明远市长带领各区县负责人赴重庆考察,在与在陕投资的重庆农业投资集团下属的宏帆集团接触中,双方一见钟情。”临渭区城改办主任杨宇英说:“此后,市、区领导及相关部门先后7次赴重庆考察对接,重庆宏帆集团也6次前来临渭区对接商洽,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谈判,最终于2015年8月4日签订了招商引资合作协议。”
紧接着临渭区加紧了融资的步伐,他们从编报计划、编制可研到“四项手续”办理和贷款落地,环环跟进,协议签订当月就落实政策性贷款7.2亿元。
与此同时,全区上下落实征迁责任,成立现场工作指挥部,立即展开入户调查摸底、意见征询等工作,确保在拆迁方案形成前全面摸清涉征群众生产生活、工作情况以及真实意愿,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数易其稿,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方案,今年2月23日方案定稿,确定征收面积260多亩,涉征13家党政企事业单位、1211户居民、137户村民及临建23户共约25万平方米建筑物。
由此,临渭区开启了这一城市中心区域综合改造的新历程。
法律陪护下的温暖拆迁
征收拆迁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难”,盖因涉及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何况在经济主导社会的阶段,征收拆迁可谓触点多,燃点低,一遇诱因,一触即发,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为此各级政府在处理拆迁问题时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自然,临渭区的决策者面临的是同样的压力和挑战。好在拆迁启动之初,临渭区便在全国物色知名律师团队寻求合作,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由国家住建部推荐的北京王达律师团队全程参与拆迁事项,对拆迁过程中的程序进行严格把关,为征迁群众从专业角度解读政策,并对拆迁行为进行法律规范。此举,在渭南市城市征地拆迁中尚属首例,这不仅让被征迁群众心中有本公平账,也对拆迁安置多了层法律保障。
“征收拆迁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难在法律关系复杂、利益冲突剧烈、社会热点频出。群众百分百满意的效果难以实现,参与该项工作的各级干部履职风险巨大。破解其中难题,需要专业智慧。”王达律师团队负责人喻红介绍说,入住临渭区后,律师团队的综合服务事项包括,为政府依法拆迁提供法律分析,帮助政府规范有关行政执法行为,协助政府处理与改造项目有关的民商事法律事项。在工作中提示征收干部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注重防范失职渎职类职务犯罪风险。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临渭区征收干部在征迁过程中守法用法意识日趋强烈,执法水平与沟通艺术逐步提升,避免了违规操作,降低了政府违法的风险,实现了通过高质量的法律工作推动政府法制建设的目的。
在依法征迁的政策指导下,王达律师团队全程跟踪参与中心广场南路区域征收,开展了房屋征收法律实务培训,制作了征收补偿安置政策答疑解惑电视访谈节目,所有的方案、公告、通告和法律文书都经过律师团队把关。他们与区城改办等有关部门就项目实际情况反复调研论证后,将协议拆迁与强制征收合理区分又层层推动,既通过鼓励群众签约的合同法规范,用足政策空间,又准确适用行政法律法规,依法施政,体现政府的高效执政能力,以保障群众合理诉求。在喻红看来,《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不仅准确体现重大民生工程要最大限度施惠于民的施政意图,而且自始至终确保公开透明,体现了和谐拆迁、阳光拆迁。
除了为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外,王达律师团队还为被征迁群众进行法律指导、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在房屋征收谈判过程中,作为中间人,他们对被征收群众而言,其亲和力、信任度高于征收人,同样是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释,群众更容易听取律师团队的意见,也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王达律师团队在被征收群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征收谈判顺利完成,达到多方满意,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征收纠纷和群众上访。“公开、透明,有法律保障”,在区政府家属西院住了二十多年的74岁退休女医生李改变说,“这样的拆迁让我吃了定心丸!”
征收工作刚启动时,临渭区提出来无论是在量房环节、评估环节,还是最后的补偿环节,对每家每户都做到“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杨宇英告诉记者:“依法拆迁征收和透明阳光操作是我们实现和谐拆迁的‘法宝’。”
惠民政策下的全民城建
“综合拆迁改造不是单纯的商业开发,而是从改善民生入手,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大事情。”临渭区区长郭柱国多次强调:“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把征地拆迁的过程,变成为群众服务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
如何体现为民所想、让利于民?
起初,临渭区就把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放在首要位置,充分考虑入户调查中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换位思考,制定合理方案。首先,他们充分考虑拆迁区域的区位优势、商业潜能和周边拆迁补偿标准,做到依法就高补偿,让利于民。其次,不能为征收而征收,不求一时之功,盲目无原则提高标准,他们坚持片区房价加装修奖励的做法,得到了绝大多数被征收人的认同。最后,要保证方案能落地,特别是在处理村民房屋征收上,把不因拆迁致贫、不因征收影响眼前收入和长远生计作为着眼点。
为此,临渭区在项目征收中全程对外公开,对房屋性质、测量结果、成新度、装饰装修、商铺类别、住改商面积等结果及补偿标准,全部在项目区公示,让群众一目了然。使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算出自家的赔付价钱,也知道左邻右舍应赔价钱。阳光透明的方式,便于群众与群众、群众与征迁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同时,为鼓励群众及早做好征迁腾房工作,临渭区还设立了拆迁奖励机制。凡2016 年4 月30 日前签订协议并按期完成搬迁的,按照被拆房屋面积奖励1000元∕㎡;5 月1 日——12 日按期搬迁的奖励800 元∕㎡;5 月13 日——22 日按期搬迁的奖励600 元∕㎡,群众早拆迁早受益,奖励多实惠多。此外,他们还把被征迁群众按20 户为一组,在规定期限内整体签订协议的,还会再奖每组1—4 万元。
“我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共测量了75.5㎡,按《方案》应补偿我们每平方米4200 元。4 月1 号前我就早早签了协议,腾了房子。为此,得到了每平方米1000 元的奖励。我所在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协议搬迁后,还另外多拿了10000 元的奖励。”家住西
一路小区10 号楼的81 岁退休干部李建华高兴地说:“按市价来卖的话,我这房子根本不可能卖那么高的价钱。这样的补偿标准在我们这里都引起轰动了。”如今,拿到钱的李建华已在渭南市高新区买了一套120 多平方米的满意户型,而且他用余下来的钱还为大孙子刚刚举行了婚礼。
“用奖励政策调动了群众征迁的积极性,让群众来给群众做工作,作用非常大。方案公布后半个月内,便有一半的被征迁群众主动上门来签协议。”杨宇英笑言:“ 把拆迁的主动权还给群众,使拆迁行为从以往的‘ 要我拆’转变为‘ 我要拆’,政府拆迁部门则从过去的主导者转化为服务者。”
广场南路区域综合改造项目除涉及城市居民外,还涉及到137 户村民的征迁。为了这些村民拆迁后的生活来源,临渭区结合***给每户村民在建成后的商业综合体内赠送80 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并且由重庆宏帆集团负责打包经营,每户村民每年都能坐收不低于4 万元的保底收入。不仅如此,商业综合体运营后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优先为征迁村民提供。
鱼水情下的奇迹创造
“走!到群众中间去办公。”这是在综合改造项目征迁干部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头禅。
在征收拆迁工作中,征迁干部们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七十多个昼夜里,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用“5+2”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将中心广场南路区域综合改造拆迁工作从构想转化为现实。为项目的后续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城市的提升与发展揭开了绚烂的序章。
一方面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有力推进,一方面是群众利益的切实诉求,征迁干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尽可能站在被拆迁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依靠群众,感情上缩短距离,依法拆迁,跟群众讲政策,说道理,和谐拆迁,为群众谋求合理的利益。
“征迁工作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障碍和问题,对征迁工作人员来说,既是一种考验,也是锻炼的机会。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细微动作,往往会决定被征收群众能否顺利签约。”征战在拆迁一线的杜桥街道办副主任韩江海告诉记者:“不管遇上什么样的被征迁群众,我
们都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顺着他们的语境寻到症结所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正是得益于广大征迁干部无私的奉献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中心广场南路区域综合拆迁改造工作才得以顺利推进。杜桥办书记吴耀斌、站南办书记卢旭光始终冲锋在征迁一线,吃住在办公室,他们与村民一一交谈,了解情况,与村干部研讨二十多次,召集组上的党员干部多次商议,尽可能多地为群众争取后续生活保障。站南办副主任刘淑会,是一组的包联领导,早起五六点,工作到夜晚,率领全组同志始终工作在一线,雪地测量、假日谈判感动着每一位拆迁户。站南辖区二组组长季军国、三组组长王盼,无论是深夜还是放假,拆迁户一个电话就立即赶往群众处。杜桥指挥部副总指挥潘军,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为群众解释政策以致自己声音沙哑。
在综合改造项目指挥部里,随处可见印有“ 真情拆迁体恤民心”“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内容的锦旗,这是被拆迁群众对征迁干部的最高奖赏。
除一线外,征迁工作也牵动着临渭区各级干部的心,他们多次亲临现场了解困难,指导工作,提供帮助。区委书记杨林定期询问工作进度,鼓励干部在工作和纪律上带头。区长郭柱国多次召开专题会,统筹协调,为拆迁征收理清矛盾,清除阻碍。副区长王小奇每天晚上7 时到10 时,都要与指挥部及杜桥办、站南办负责人开碰头会,研判情况,解决当天遇到的各类问题。
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广场南路片区改造项目区域内涉拆的街镇、部门一把手发扬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风格,60 多名领导干部带头签订协议,以实际行动支持城市建设工作。他们的先进行为和模范作用,感染了一大片,带动了一大群。
在临渭区上下合力下,换来的是一组组令人称奇的数字:自2 月23 日改造项目开始协议拆迁启动,不到两个月,征收工作便已完成1230 户协议签订任务,占总户数的90% ,截至7 月26 日,共有1381 户拆迁户签订了征迁补偿协议,仅剩3 户未签协议,正在等待法律程序,且无一户上访。
“未来六七年,我们将把中心广场南路区域打造成总面积90 万平方米,集商业购物中心,娱乐休闲中心,文化展示中心,商务办公中心,高端居住中心为一体的超大型复合功能的城市文化商业综合体。”面对发展前景,重庆宏帆集团渭南分公司总经理陈庆顺信心满满: “目前,我们已签订战略合作商家100 多家,项目建成后将辐射渭南周边人群40—60 万,并提供5000 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商业繁荣和税收增加。”
如今,在广场南路片区,人们无不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原本大片杂乱的城中村、低矮破旧的小楼已化作一片瓦砾,这堆积如山的垃圾废墟正在紧张有序地清理之中。
得益于决策者的智慧,得益于法律的陪伴,得益于群众的支持,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临渭区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临渭速度,临渭模式,临渭奇迹。
这一创新模式,将成为渭南现代城市建设中的“ 临渭经典”,她将在“市民幸福,城市发展,投资方高兴,政府满意”中推动我们的城市向前发展。
新闻推荐
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商标申请量达10062件,注册量8471件,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分别是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四省(区)总和的111%和126%。在获悉此消息后,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和副省长景俊海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在...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