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办康沟,土崖距村民的家越来越近华商报记者 陈冰 摄
华商报渭南讯(记者 陈冰)入夏以来,几场暴雨令渭南多地不同程度受损,从渭南市国土局到各村镇都加强了防灾预警和排查。7月6日,华商报记者走访地质灾害点时发现临渭区一处有灾情隐患的村庄,有的村民就住在距滑坡点仅十几米的地方。
30年间滑坡不断发生 小学被迫搬走
渭南市临渭区东南部的向阳街办东王村康沟村民小组,建在一个土崖之上,三面是沟,土崖北面的沟深约上百米,站在远处可清楚看到,由于长期滑坡已形成很大的冲刷面,一面有十米宽的土墙沿崖边而立。村民姚淑会告诉华商报记者,30年前,村里原来的小学建在北面,当时距沟边有五六十米远。以后逢下雨天,不时会发生滑坡,小学被迫搬走,那面土墙就是原来小学的围墙。
如今,姚淑会一家6口人成了离土崖最近的一户,有十几米远。她家是一个老宅,屋顶墙角和地面,随处都能看到清晰的裂缝,裂缝最宽的有几厘米,大门上还贴着2014年10月30日当地村委会发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姚淑会说:“这个卡上说的是2014年的事,当时土崖发生了滑坡,有几处房子在那次塌方中出现了裂缝。”
据了解,土崖在2012年2月也发生过一次滑坡,那次一夜之间塌了上万方。
搬迁是唯一办法 难在资金问题
今年的极端天气频发,仅6月就发生了两场暴雨。6月7日凌晨,渭南市突降一场暴雨,临渭区桥南镇天刘村几户人家被淹,山洪裹挟垃圾和石块堵塞河道,河水改道使数亩果园被冲。6月23日,渭南各地降起暴雨,其中合阳、澄城、白水和华阴的降雨量都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渭南市政府在4月27日下发了《渭南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方案中指出,全市上半年共排查发现地灾隐患点483处,共威胁13589户55930人。由于防灾措施得力没有地质灾害发生。
康沟就属于渭南市2016年重点地质灾害的一个隐患点,危及75户、1468人、280间房屋,危害程度属特大级。向阳街办东王村村主任常会军说:“康沟滑坡点直接受影响的有7户,平时村里有专人不定期监测记录。如果暴雨天气,监测人要每两个小时向村里汇报,如出现了裂缝,会安排村民转移。威胁这个地方不只是下雨天,土崖下有一处泉眼,平时不断冒水,长期下去会将土泡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滑坡。如果要长期解决这个隐患,只能是搬迁,但最难的是资金问题。”
对于搬迁,姚淑会说:“我也愿意搬,但我要考虑搬迁的费用,以后生活问题。
市防汛办:今年防汛形势较严峻
华商报记者从渭南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处于隐患点的村民3年内都要搬迁,需要由当地政府拿出具体的搬迁方案,由国土局配合完成。
7月7日,渭南市水务局防汛办副主任王红军说:“今年的防汛形势比较严峻,我们对黄河、渭河还有水库加强监控,并做出防汛预案。为了提高防汛能力,市政府今年新采购了一辆防汛应急抢险车,还有救生艇和抛投器。防汛应急抢险车里有帐篷、水泥编织袋等材料。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省上借用水陆两用车,来增强防汛救灾的能力。”
新闻推荐
昨是世界人口日,倡导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结合需求设置母乳喂养室乘客有需要 可使用车站员工母婴室
位于前进路华润万家购物中心的母婴室,专门分了3个区域华商报记者康菲摄昨日是第27个世界人口日,主题是“关心女性幸福,关爱妇幼健康”。今年宣传核心除提到夫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消除一切形式...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