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前往医院贴『三伏贴』的市民很多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已来临。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中医疗法中的“冬病夏治”也正式开始。近日,华商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了解到,入伏前后,各大医院已有不少市民咨询“冬病夏治”和三伏天养生等问题。
“三伏贴”多用于呼吸道疾病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所谓“冬病夏治”,是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和旺盛阳气,对某些易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采用一些方法治疗,重点在于预防保健、缓解病情。
“入伏前一周,我们就实行了‘冬病夏治\’三伏贴、拔罐、刮痧等疗法。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疗法的主要方式。”7月19日,渭南市中医医院内科医师李江说,初伏这两天到医院咨询和贴三伏贴的人数增多。前来咨询和贴敷的人群大多是一些中老年人,也有少数体弱多病的小孩。
李江介绍,来医院咨询的市民中选择“三伏贴”的人较多,这要根据患者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不同穴位、药物进行贴敷,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针灸、按摩、推拿、火罐、刮痧等疗法,主要是针对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湿重体寒等疾病。
该院内一科主任王稳平提醒市民,“三伏贴”不能代替日常治疗,对于中老年多种慢性病,通过冬病夏治并不能完全根治,只是起到减少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另外,例如咳喘伴有黄痰、咯血、发烧、孕妇及幼儿等不适宜用“三伏贴”治疗。
采访中多名医生表示,“冬病夏治”疗法并非立竿见影,许多疾病需要连续治疗2到3年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患者需坚持长期治疗。市民在“三伏天”及治疗期间要特别注意饮食、生活作息等问题。
三伏天避免长时间吹空调
“三伏天昼长夜短,保持充足睡眠是关键,可适当午睡。”渭南市城区一中药房马医生提醒,夏季五行归火,作息规律之余,应养神静心,做到工作上不劳累、不急躁;生活上不生气、不动怒,保持愉悦好心情,固体养气;可适当做些体操、瑜伽、太极等运动。平常在家避免长时吹空调、风扇,注意保暖;切勿用凉水冲澡、泡脚。
“入伏后,人体舒适度显著降低,经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心情烦躁等症状。”马医生建议,饮食方面建议多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豆制品,常吃粗粮杂粮。同时,夏季胃凉且需养阳,可多吃羊肉,尽量少吃寒凉、冰冻等刺激性食物。夏季暴雨高温交替气候,很多人容易体虚、湿重应多煲汤,汤水可以滋润祛湿。
多名医生提醒,食疗要考虑均衡原则,多种营养成分要均衡,“养阳”绝不是一味进补,而是靠自身调养。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冬病夏治,切勿盲目跟风,患者需到医院咨询,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最好不要使用所谓的“偏方”治疗。华商报记者 张苗 实习生 王春梅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杨托实习生汝铭)驾驶证被记满12分要参加培训学习,没时间去咋办?别急,7月27日,华商报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目前互联网记满分培训已开通,今后可自行在网上免费学习,修满学分后即可预约并参加...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