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杨托 实习生 汝铭)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7.41亿元,增长6.5%,其中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达到7.5%。7月27日,渭南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发布,渭南市统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闫华锋表示,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升”的向好态势。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民营经济有所增强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7.41亿元,增长6.5%,较一季度回升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74.56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48.09亿元,增长7.5%。
“上半年GDP增长6.5%,尽管距全年目标任务有一定差距,但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闫华锋表示,渭南经济稳中有升的向好态势比较明显,从主要指标情况来看,国民经济目前仍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继续加快,占GDP比重为43%,比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6%,比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变化符合调控方向,经济结构继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加快,在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措施的推动下,民营经济的活力有所增强。
第三产业增速最快
税收占比达48.7%
今年上半年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5%。这主要得益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符合产业成长规律,同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性服务业需求高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服务业的引导,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另外,服务业的发展跟相关指标是配套的。从用电量的情况看,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量为7.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
从投资情况看,上半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8.15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65.7%,同比增长12.4%,增速高出工业投资3.3个百分点。
税收方面,上半年第三产业税收增长速度是31.2%,比全部税收高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所占整个税收比重是48.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9个百分点。
淘汰落后煤炭产能千万吨
加快房地产去库存
今年上半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全市加快去产能,年内淘汰30万吨水泥产能,抓好韩城、澄合、蒲白矿务局1000万吨煤炭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同时加快培育清洁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产能。
去库存的关键是消化房地产库存。6月底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107.9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60.58万平方米,通过加快货币化安置农民市民化,鼓励农民进城落户等办法,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提升新建和已建成小区的管理水平和周边配套商业服务,用环境良好、管理规范、配套齐全的商业服务,吸引更多群众来渭南购房居住。
在降低成本方面,通过解决直供电等手段,尽可能减少企业制度性的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电力和物流成本。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创新转换率,为部分企业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贾凡)华商报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从8月20日凌晨零时起,途经京昆高速(G05)、渭蒲高速的司机要注意了,两条高速将正式启动区间测速,小车通过时速将不得超过120km,大、中型客货车时速不得...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