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是第21个全国“爱眼日”。关注眼睛的健康,正确的用眼,保持眼部卫生与健康,是每个市民都关注的问题。日前,华商报记者在渭南街头随机调查100名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眼习惯,及对眼睛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随机调查的100名市民中,近50%的人患有近视,60%的人日常生活中眼睛会出现干涩、无故流泪、红肿、发痒、疼痛等问题,31%的人明显感觉到1年内眼睛度数有明显变化。
成年人用眼不当也会产生眼疾
每天对着电脑近8小时,不对着电脑又不停的翻手机,渭南上班族小张表示,上班5年多,眼睛干涩流泪是常事,而且有时候真的会眼前一黑,看东西也明显比以前模糊了。
过去,许多人都认为近视等眼部问题,只是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才会出现的眼部问题,18岁后就“尘埃落定”。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权菊玲表示,相比青少年,成年人的眼球已经成形,视力状况也更稳定,但不正确用眼仍会产生各种眼睛疾病。
紫外线是眼睛“隐形”杀手
造成眼部问题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本次调研中,56.48%的人认为是手机,30%左右的人认为还有电脑和电视机。“当然是手机了,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平常都用微信联系特别方便,看电视看新闻也都用手机,视力能不受影响吗?”市民雷先生说。
“其实紫外线才是眼睛的‘隐形杀手\’,会引起结膜、角膜发炎及白内障等各类眼睛疾病。因此在日光强烈时,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必须进行户外作业时,要注意佩戴防紫外线的眼镜、帽子、太阳伞等防护工具,以减少紫外线对眼睛及人体的伤害。”权菊玲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主要由于注意力过度集中,导致长时间不眨眼睛,致使眼睛不能保持湿润的状态,引起干眼症、视疲劳等眼部问题。
建议1至2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
在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的现在,体检成了许多人每年的必修课,但眼部健康检查暂时关注度不高。本次调查中,有32%的市民从来不进行眼部检查,10%的市民在明显感觉到视力模糊的情况下才到医院进行检查。且近30%的被调查对象表示,视力有问题之后,仅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点就行,选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只有约21%。
对此,权菊玲表示,18岁前,最好半年就对眼睛进行一次检查;成年后,最好1至2年到医院进行一次眼部检查;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谨遵医嘱,根据病情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眼睛出现问题,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若出现眼部疾病,可直接接受医生的诊治;排除假性近视和眼部疾病之后,被医院确诊为近视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眼睛度数的眼镜,后期每隔一年左右,可根据自己的视力情况,到正规的眼镜店进行换镜。
眼保健操只能起到休息调节作用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近35%的被调查市民会通过闭目养神的方式进行眼部保养调节,21%的人会选择滴眼药水,做眼保健操的只有不到11%。64%的被调查者认为,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和降低近视。
“做眼保健操对于预防和降低近视的效果并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只能起到让眼睛休息调节作用。”权菊玲说,眼保健操、眺望远方、看绿色植物、闭目养神、远近交替看等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让眼睛休息的作用。至于滴眼药水,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睛疲劳,但不能滴太多,滴得太多反而会使眼睛干涩。
此外,权菊玲建议,现在,眼睛问题越来越低龄化,许多孩子因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3岁左右就患上眼干症。家长如果观察到孩子频率不正常地眨眼、习惯性地侧着头看和经常眯眼,应该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预防青少年眼睛疾病,应禁止或减少孩子玩手机、电脑,少看电视,尽量保证每天有1至2小时的户外活动。而成人预防眼病,应在工作过程中每隔半个小时,通过闭眼、眺望等方式脱离电子产品屏幕,让眼睛稍微休息一下。华商报记者 石云 实习生 刘坚 刘鹏 鹿嘉惠 茹瑾萱
新闻推荐
昨日上午,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给市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华商报记者张苗摄华商报讯(记者张苗实习生王春梅)昨日是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上午9时,渭南市万名安全宣传志愿者365在行动暨万人签名活动...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