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王少红写书法抄党章
王少红(左二)在红星村商城建设现场
王少红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
“说话有没有威信,关键看你办事公道不公道,看你是否走得端,行得正。心正,身正,才能作为正。”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渭南市高新区白杨街道办事处红星村党总支书记王少红提及村务管理工作这样说道。
“高新区平安创建先进个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标兵”……一叠厚厚的荣誉证书,是王少红连任四届红星村党总支书记的成绩单。王少红一身正气,严于律己,带动全村百姓乘着高新区建设的东风发展致富,让村民幸福。
村里的“政策通”“活电脑”
团结基层以学致富
早上6点半起床,走路锻炼到村委会,7点到办公室看书、写书法、整理村务梳理每日工作要点……6月12日,王少红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53岁的王少红,是高新区白杨办事处红星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从1998年任红星村一组组长到今天担任红星村党总支书记,王少红近20年来每天大多数时间要么在办公室学习,要么到村子里了解村民所想所需。
红星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1100多户人,世世代代种地的村庄随着高新区发展的需要,招商引资、改扩建项目及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发展完善,让这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要想增加群众收入,加快村子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城市发展我发展、我向城市要效益的理念,借城市的换颜工程为群众造福。”6月10日,王少红提及红星村的发展说道。
要想致富,思想得先富。为让城中村改造快速推进,让基层的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高中毕业的王少红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他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学习,取得国民经济研究生学历。勤学好思成了王少红带领基层班子的核心要点。
他通过开展分类培训,分期对全村党员干部进行轮训,提高村干部文化水平,提升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利用网络创建微信党建平台“红星网”及时发布信息,为党员干部搭建了良好的学习沟通平台。
作为村里的一把手,王少红被村民和干部们称为“政策通”、“活电脑”,他带领班子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经营收入,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城中村改造。“全村看我,监督我,我就是标杆”。自从担任党总支书记后,王少红常在党员干部大会上常这样说,他深知赢得人心,恪守爱民才能让群众拧成一股绳。
红星村把保障拆迁,居民幸福生活作为着眼点,规划建设安置小区,首先解决拆迁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在城中村改造初期,先后在胜利大街、乐天大街、新区东路等地段为村民先期建设9万余平方米的商业建筑,由村上统一管理,村民入股,到期分红,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而今的红星村以种植、服务业和房屋租赁为主导产业,截至201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1680元,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管理班子有方法
注入“新鲜血液”促成长
王少红以创新的思维和大胆的魄力,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依托城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障村民长远利益的致富新路子。如今的红星村,36条巷道村道实现了硬化和整修,村道绿化面积达15970平方米,文化娱乐广场5个,集篮球、健身娱乐为一体,进一步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
一个村是否稳定,经济是否发展,群众的精神生活是否活跃,核心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关键在是否有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
王少红坚信,思想是行动的主导。作为发展中的城中村,红星村把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实行“村财村用办监督”的管理模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成立由村委会、监委会及村民代表参与的村财务监督小组,对财务实行规范管理,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要把村子带好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要不断地培养新人,让年轻人担当重任。”与王少红共事多年的村主任王存超说,这是王书记班子建设的工作思路。因为村干部都是本村村民,村委会班子成员的文化水平有限,要更好地发展村子,只有不断学习,注入新鲜血液,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才能长远发展。
6月12日,红星村六组村民刘建军说,他是一名复转军人,在部队期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复员后被村上聘请为文化宣传员。
据了解,近几年红星村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并对外聘请各方面优秀人才来为村子出谋划策,共谋发展。
“耿直急性子”
村民眼里的“当家人”
“禽流感那年,作为村里的养殖大户,家里养的鸡死了一大半,还欠下一屁股债,是王书记带领村干部来我家了解情况,还给我筹集了几万块钱帮我渡过难关。”四组村民王会原提及这段往事,仍被感动着。
王会原说,红星村如今的发展,是村民在王书记的带领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们付出的很多。而在红星村,整个村子的城中村改造拆迁工作有序进行着,村民们只要提到王少红,都说他为村里的事没少操心,没少流汗。村民们说,王少红耿直性子急,前多年村里实施警务进农村,红星村在全市乃至全省是第一个实现无死角监控全覆盖的村组,当时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但自实施之后,治安环境明显改善,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治安案件,王少红用事实让大家信服并支持他的工作。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二组组长王小红说,王书记作为“当家人”,生在红星村,长在红星村,所以他常说要为红星村发展做实事,办好事。他经常在办公室加班加点,记得在拆迁安置的关键阶段,他连着几十天中午仅吃一碗面皮,接着继续工作。在村民眼里,他“一身正气,不存私心”“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推动村里发展”,把“村务”当作“家务”,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得事来办。
“抓党建,促民生,强经济,促发展。”这是王少红为红星村发展提出的工作思路。在谈到红星村下一步发展时他说,要带领班子抢抓高新区快速发展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引导村民致富创业,真正使村民失地不失业,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边飞)近日,渭南市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暑假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工作的通知”,将在今年暑假期间,遴选50名大学生在市政府机关见习。报名遴选时间为6月20日—7月10日,见习时间...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