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小学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教师健步走活动
临渭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上,为各核心校授牌
实验小学共同体学校的学生们收到来自核心校学生及教师赠送的礼物
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开展送教活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乎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关乎千家万户家长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渭南中心城市所在地,临渭区秉承教育先行,以创建教育强区为目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重教、支教、兴教的氛围加速了临渭教育发展,叫响临渭品牌教育。
2016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在全省确定6个县区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区),临渭区通过“合并式、合作式”办学发展共同体这一创新模式,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临渭区开展的城乡帮扶、教师支教的典型事迹,先后两次被《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
从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抓“均衡发展”和“提升内涵”两条主线成为临渭教育发展思路,临渭区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改革创新、均衡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的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全面覆盖、定点定向、精准到校”的总体思路,发挥城区优质学校管理、师资、资源等优势,加快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
“***,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我们要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学校资源优势,办好每一所学校,惠及每一名学生,发展好临渭教育事业。”临渭区委书记杨林掷地有声。
政策引领
定向定点 搭建城乡学校共同体
精准帮扶 实现资源多元共享
“要进一步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发展,就要加快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临渭区区长郭柱国说,要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帮扶、***脱贫上创新、突破,区级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学校提升工程,加快临渭教育内涵发展。通过3年实践探索,实现全区薄弱学校全部达标,困难学生全程资助,师资培训全员覆盖,学校管理全方位优化,均衡发展全面实现。
2016年,“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成为临渭教育改革的高频词和关键点,临渭教育人深知,发展城乡共同体,关键在于带动学校发展、团队成长,落实教育***,发挥好城区优质学校的管理、师资、资源等优势,深化学区制改革,才能办好每一所学校,遍及每一名学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据悉,从2013年起,临渭区立足全区教育发展实际,以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为抓手,通过强弱学校合并办学、合作办学两种形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临渭区教育局局长闵渭安介绍,临渭区教育局按照“分步实施,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2014年率先在城区义务段组建了北塘、实验、贠张3个“合并式”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2015年组建了五里铺小学共同体,覆盖城区小学10所,惠及学生1.3万人。通过两年的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成效初步彰显。共同体内成员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初步实现成员学校均衡发展,有效缓解了热点学校择校热、大班额问题。
如何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推进***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根本性?临渭区教育局在探索中发现,进一步深化学区制改革管理,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才能更好地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2016年4月,临渭区教育局制定《推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通过组建11个小学、7个初中、2个高中学校发展共同体。构建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平台,努力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帮扶、***脱贫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办好临渭城乡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临渭区力争通过3年实践探索,实现全区薄弱学校全部达标,困难学生全程资助,师资培训全覆盖,学校管理全方位优化,均衡发展全面实现。
6月15日,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校长宋盈介绍,北塘实验小学城乡发展共同体包括阳郭中心校、闫村中心校的中心小学、完全小学、教学点共18个。而推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让核心校,帮扶校本着“合作交流,共同发展,享受教育人生”的宗旨,把自己的教研成果和教育教学经验资源硬件等分享配置给需要帮助的学校和教师,形成“城乡一家、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搭建平台、共同发展”的机制,让学生教师真正的受益和成长。
据临渭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渭区将按照中省市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项要求,紧跟教育形势发展,认真借鉴省内外的改革模式和创新做法,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研究解决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过程中的运行机制、人事调配、评价机制等问题,不断创新学区制管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合作办学”
管理教育教学一体化机制
精准送教让教师“动”起来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临渭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以“合作式”为主要模式,采取“优质学校+薄弱学校”合作共建形式,原则上以城区优质学校与1所或多所农村学校及城区薄弱学校结成学校发展共同体。
共同体成员学校以优质学校为核心学校,其他学校为成员学校,核心学校是学校发展共同体的责任主体,核心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各成员单位学校原有法人、法人代表,领导班子,教师编制等不变。核心学校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丰富的办学经验,师资力量雄厚,发挥好优势,带动成员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成员学校间教育理念共享,管理制度共享和成果共享,使共同体内每所学校尽快实现标准化、现代化建设目标,为当地提高优质的教育服务,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共同体是学习型组织,南塘小学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有9所成员校,每所学校都各具特色。”南塘小学校长郗莉说。
今年4月,南塘小学走进了丰原镇三所学校和华山路学校,在丰原镇中心校召开丰原镇第一次联席会。成员学校提出了学校需要电教设备、学校生源欠缺的现状及师资不齐等问题。南塘小学通过考察各成员校的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课堂等存在问题,对各成员学校进行帮扶计划。
为让共同体学校更好地发展,临渭区教育局要求学校发展共同体要建立例会制度,共同研究共同体建设管理等相关问题。同时,全区新一轮的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全部在共同体内进行。
6月15日上午,李莉娟正在大王小学的教室内上课,李莉娟本是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2014年9月,她来到大王小学支教,带给乡村孩子全新的知识。支教期间,李莉娟教会学校老师们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充当起了农村学校老师们的老师,还被邀请到相邻的帮扶学校上示范课。阳郭镇中心小学校长提及李莉娟的示范课连忙竖起大拇指,他称,李老师把北塘教师实验小学“乐学课堂”的模式带到了农村课堂,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上课学习进步的积极性。
15日上午,共同体核心学校北塘实验小学还为大王小学开展“精准送教”活动,组织学科优秀教师形成一对一帮扶,充分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
“帮扶共建”
联谊活动促学校内涵发展
让孩子共享素质教育“大餐”
“要建立帮扶共建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临渭区教育局局长闵渭安介绍,核心学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分项、分校推进\’的原则,制定共同体内成员学校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资助方案,加大对共同体内薄弱学校的投入,在3年内完成共同体内薄弱学校的改造任务,确保薄弱学校校舍、教育装备、图书、生活设施等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
为发挥核心校的精准帮扶作用,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推动全区教育均衡发展。4月下旬,渭南市实验小学为三张九年制一贯学校修建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据了解,综合实践基地设计为一长方形园林,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花卉为主,建造成小公园的样式。另一部分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做好充足的准备。
看着学校的变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徐小飞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综合实践基地成为学生、老师心中最为向往的地方。
而开展城乡精准帮扶是渭南市实验小学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一项长期举措。该校发挥核心校作用,开展管理结对、教研合作、资源共享等系列活动,逐步改变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实验小学红化校区的学生家长张女士称,强校帮扶弱校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思路变化,多种丰富的课外活动,让自家孩子从比较内向,害羞,不善表达,变得开朗爱学习。
4月24日,南塘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开展的“城乡携手动起来,教育均衡走起来”活动,以南塘小学为核心校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共10所学校,3所幼儿园约270余名教师,开展健步走联谊活动,促进教师交流学习。
儿童节,北塘实验小学组织的城乡儿童手拉手“进城市,进校园,进家庭”系列活动,来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成员校的150名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开展联谊活动,促使城乡孩子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建立,要合作办学谋共赢,就要从学校和教师的需要出发,建立教研培训联动机制,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核心,继续深化校校联动,共同参与的合作管理机制,加强固定合作研讨项目的深入发展,促进区域学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联动考核”
树立“一把手”工程
全方位捆绑式发展性评价
全力打造均衡优质和谐的教育品牌,创建临渭最靓丽学校,为推进临渭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快速发展,临渭区教育局成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共同体建设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及考核评价。各共同体学校要将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共同台账,健全工作机制。
“我们对共同体学校实行全方位、捆绑式的一体化联动考核。”临渭区教育局副局长邢唯远介绍,临渭区要实现共同体各成员学校“利益共享,荣辱共担,校兴共荣、校衰共耻”,每年对各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进展进行考核,将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情况纳入创先争优等评选范畴。
考核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考评结果作为学校和校长年度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优秀学校及个人进行表彰,对流于形式,敷衍应付的学校及个人,将严格追究责任。
把优质教育资源做强做大,是临渭教育人的追求,让更多孩子均享优质资源是临渭教育人的衷心期盼,临渭区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通过送教送研培训教师等各类方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殷殷教育事,悠悠盛世功。”承载着发展的希冀,临渭教育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潮流中,为渭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入浓墨重彩的一笔,临渭教育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新闻推荐
华商报商洛讯(记者曾春)平日游手好闲,妻子不堪忍受提出离婚,丈夫到岳父家讨说法,酒后竟一把火点了岳父家房子,造成10万余元财产损失。2011年,19岁的渭南小伙赵某在QQ上认识了17岁的洛南县女孩谢某,两...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