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满淑涵)5月18日至19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专题调研组在渭南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渭南市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的汇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突出的“垃圾围城"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必须面对的难题,重新正视垃圾处理问题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014年,渭南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无害化垃圾填埋处理场10座,资源化垃圾处理厂2座,垃圾渗滤液处理站7座,日处理生活垃圾1600吨。
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渭南市南京路中学、红旗社区、站南街道办事处等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以及渭南市经开区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厂、洁姆科技餐厨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厂垃圾综合利用情况。调研组高度赞赏渭南市在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创新理念,建议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和层级责任,从科学性、前瞻性、统筹性角度谋划布局,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扶持一批典型示范企业,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公益事业中,同时宣传好、推广好社会经济效益好的垃圾处理项目,培养分类意识,营造环保氛围,逐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白珂)8月4日,民建渭南市直三支部部分会员参观了位于渭南市桥南镇具有典型纪念意义的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渭南市政协原副主席李怀积、民建渭南市委秘书长古卫平等一同参观。会员们...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