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石云)昨日,渭南市文物旅游局、临渭区政协《老渭南》“送文化进宾馆、旅行社”活动在渭南市博物馆举行,共向渭南市旅行社、宾馆赠书2000余册,掀开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的新篇章。
渭南县衙鼓楼、城隍庙、六姑泉等老渭南耳熟能详的历史;上世纪的渭河滩、改造前的沋河公园、老火车站……曾经是什么模样?近日,临渭区政协编撰的第十四期文史资料《老渭南》,正式出版并对外发布。深度挖掘了渭南的老街区、老建筑、老人物、老事件,还原了曾经的渭南,让当代人了解渭南、品读渭南。
“作为旅行社,承担着把渭南游客送出去,外来游客引进来的业务。在旅游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让更多的游客和渭南人了解渭南、认识渭南,传承渭南文化。《老渭南》图文并茂,全面呈现渭南历史文化、乡俗民风、真实原貌,向世人再现了一个曾经的渭南。”旅行社代表说,会在每个门店进行展放,并推荐给前来咨询的顾客阅读,以文化促进旅游。
“老渭南是一部负载着浓厚乡愁的好书,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翻开老渭南,如同展开历史长卷。渭南的绝美山水、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风韵扑面而来,美不胜收。有这些历史文化的雨露滋润,我们相信《老渭南》必将推动‘华山风骨、渭水襟怀\’的渭南精神的星火相传,促进新一代渭南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时代的美妙华章。”渭南市文化旅游局局长霍文军表示,《老渭南》一书,是渭南市临渭区政协编办的第十四辑文史资料,精心遴选百余篇文章,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老城史话、渭北往事、南塬记忆、岁月回顾、史海钩沉、人物6部分,全面呈现了老渭南城市建设、历史人文、经济社会、乡土民情的真实面貌,勾勒出老渭南千百年来的经济社会沧桑变迁,向世人再现了一个曾经的渭南县。该书对推进渭南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推进地方文化旅游建设以及创建宜居宜游、富美临渭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边飞)与5月11日30℃的高温天相比,昨日渭南气温下降3℃到4℃,又受大风天气影响,渭南出现浮尘天气,空气质量为三级轻度污染。气象资料显示,今天白天到明天白天,全市将迎来降水过程,空气质...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