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杨托 实习生 叶天群)临渭区一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为搞绿化给村道栽种了国槐树。如今两月过去,大多树还未成活,村民称因多为无根树,华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属实。对此,村支书表示很委屈,并称他自费购树因忙碌有所大意,已联系苗木公司要求更换。
村民:树苗无须根 是根“光木桩”
今年3月,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大钟寨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给已经硬化的村道都栽上了树。其中,该村的第10和第11村民小组(原瓦子店村,已并入大钟寨村)栽植的是国槐,却有村民反映,至今这些国槐大多没成活,因为是“无根树”。
昨日,在大钟寨村第11村民小组通往双官路的村道两边,华商报记者看到,路两侧每隔四五米就栽植有一棵国槐树苗,最小的树苗粗细和手指差不多,但大多数都没有树叶,有的树干已经明显发黄,甚至干枯。
该组一位村民说,这些树都是村上找人栽植的,主要是因为当时栽植的时候,树苗连须根都没有,就是一根“光木桩”。
华商报记者随机挑选了5棵没有长出树叶的国槐,很容易便可将树苗连根拔起,这些没有成活的树苗,根部确实少有须根,甚至有一棵树苗根部被削成了锲形,没有任何须根。
经粗略统计,该小组南北和东西两条方向的村道两边,共栽植了150棵国槐,长出树叶的只有30棵,成活率只有20%。
该村多名村民说,3月底曾有人在村支部会议上提出此事,但未见下文。有村民认为“栽的树连根都没有,咋可能能成活?这样的树苗栽了又有啥意义?”
村支书:为绿化村庄自费购树苗
对此,大钟寨村党支部书记马永吉解释,去年全区开展了美丽乡村“清底行动”,主要是对各巷道的垃圾堆、柴堆和粪堆等进行清理,并对村道绿化。当时,镇上给大钟寨村配发了数百棵绿化树苗,包括栾树和柳树等。
“现在的大钟寨村是由原来的3个村合并而来,其中就包括原瓦子店村。”马永吉说,因为村子大、村道多,镇上给的树苗根本不够用,他为了让所有村道都能完成绿化,便联系了一名开苗木公司的朋友,他个人自费购买了1000棵国槐树苗。
马永吉说,3月栽树时,因忙于其他事他没到场,负责栽树的人反映说树苗没有根,因为“当时大意又碍于朋友的关系”,便让把实在没法栽植的树挑出,其余的先栽植。
“现在已叫来苗木公司的人,对没成活的槐树清点,为保证成活率,到秋季时再对没成活的树苗更换。”马永吉说,“因为这个事,我十分委屈,自己掏钱给村里办事最后还不落好。但我问心无愧,下一步还会继续争取项目支持,改善村庄环境。”
蔺店镇政府一位姓杨的副镇长表示,已了解此事,确实是配发的树苗不够用、村干部才个人自费购来树苗,下一步会对未成活的树苗进行更换,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类似现象。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边飞)日前,渭南市供电局发布停电公告,称因配合施工,5月17日至18日、26日至27日、31日,渭南市部分地方将停电。据了解,停电范围主要涉及渭南市路灯管理站乐天西、公安局临渭分局新洲景...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