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张永文
采桑,摘葚子,都是入诗词的事,有一种古雅的味道。
桑树、桑枝、桑叶、桑葚、桑根、桑薪、桑野、桑林……桑的影子,将《诗经》的册页染得绿意葱茏。有一首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葚竟能把斑鸠吃醉!恰如女子用情,一旦投入,便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了。
如此,桑葚之味跟爱情之味,还有一点点曲径通幽的意思呢。
桑葚,在枝头由翠碧转红紫,指示的是夏天的方向。你看你看,方向这个词里,总有一点隐喻的意思。它是你面对一片海水时,想起的蔚蓝那个词汇;是面对一座沙漠时,身体逾越了黄沙弥漫,甘露涌到嘴边;红桑葚、紫桑葚,则描摹出软风徐荡,浣花微雨,落落树荫下,日益密起来的影子。
夏天慢慢推送过来,推窗远望的场景里呈现出无边青麦、两三鹁鸪和正在结籽的憔悴油菜花。
此刻的桑林,那样清凉!桑林里,总有美女采桑的妖娆身影。在汉朝,能点出名字来的,是罗敷,“罗敷善采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有着倾城貌的女子,把劳动变成了一种艺术。那样清新、健康的美,只有放在广阔浩渺的桑林里,才能生出轻灵、纯净的意蕴。
采桑养蚕,是田园生活的象征。蚕母,在古代被尊为神母;桑树在周商,是祭祀宗庙的神木。“青郊布谷连村唤,绿树山蚕抱叶眠”,有桑,有蚕,有丝绸,古朴粗糙的历史,因此变得华美柔和。“落花入领,微风动裾”,那水一样的色泽和柔滑,使男人更有威仪,女人更有风情。
桑叶捋去,桑葚呈现在阳光下。最初的桑葚,青若翡翠;渐渐的,成为一粒粒簇生的琥珀;被阳光涂抹变红,成了嫣嫣的绛珠;最后,桑葚熟透,色紫近黑,油光水润,化作晶莹的黑玛瑙。桑葚“变脸”不会叫人惊异,只会催生向往。这种愉悦的向往,在青枝绿叶的桑树上,被温柔阳光和暖暖的风,联手合作,变成现实。
桑葚熟了,弹指可破,经不起一点蹉跎;稍一耽误,风里扑簌簌落下,地上铺开一层紫。
桑葚之味,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就像它紫郁郁的颜色,意味深长。是用山谷清风、山涧流泉的清甜做底子;酸的,也只尖涩那么一点,顽皮蹦出来,像小孩子吃的跳跳糖,跃动在舌尖。它给人的总体感觉,清爽宁静,天然清甜;那点酸,也不过采茶女偶尔一抹嗔怪的轻瞥,撒娇耍赖唱山歌,滋味灵动,简约丰满。
吃桑葚,要拣熟透的,晶莹圆润,乌紫发亮。捏一枚,没入口,嗅觉上已经先满足了,醇浓的味道,那么情深意长,直指人心。入口,爆浆的果汁迅速把味蕾浸透,酸甜的味道一路蔓延,在唇舌肺腑之间,缠绵不已。
那一种植物的清香好似是桑叶,也好似是围绕在绿叶边的芬芳空气。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么一阵馨香,让你品咂、迷醉、赞叹,暮春的依恋在心间轻柔萦回。
几枚桑葚,几片绿叶,安静躺在白柳枝小篮子里,画面已经美得很奢侈;若像《红楼梦》才子佳人吃荔枝,配缠丝白玛瑙碟子的那种气派,红紫的桑葚饰着绿叶,装在素洁的白瓷盘里,一定会叫视线跳舞。未及吃,就醉了呵。
鼓励原创,诗歌、小说、散文、杂文等体裁不限,题材不限,字数2000字以内。
谢绝抄袭、一稿多投。稿件一经采用,将有稿酬奉上。
投稿地址:渭南市金水路北欧花园酒店405室(邮编:714000)
投稿邮箱:
2939755944@qq.com咨询电话:
0913—2071677
0913—2060767
欢迎@华商报渭南记者站的新浪官方微博,与我们互动。
主持人 宋蓓蕾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边飞)即日起至6月20日,渭南对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进行摸底排查和专项整顿,依法取缔违规私建、迁建加油站、非法撬装站、流动加油车、桶子加油点。“目前,成品油市场存在冒用商标、违...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