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圣强 通讯员 甘泉 宋登峰)渭南市作为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市,拥有农民工133万余人。近年来渭南市总工会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起来,从农民工入会着手,积极构建农民工服务工作体系,建起镇街、村社、企业“小三级”网络,及时为农民工提供便捷优质服务,被农民工亲切地称为“娘家人”。
今年年初,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作为陕西省唯一获奖的工会组织,渭南市总工会被授予“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想农民工之所想,应农民工之所呼,渭南市总工会不断将职工服务中心向基层延伸,通过“会、站、所”一体化覆盖,在全市131个街镇建立起农民工服务所,在农民工集中的村、社区建起服务站,配齐了专兼职工会主席,通过落实工作津贴、聘用专职组织员充实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实现组织网络全覆盖和服务、困难、互助保障三统一。对于入会的农民工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会籍动态化管理,完善“源头入会、凭证接转、属地管理”机制,并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
到目前,渭南市总工会已经吸收农民工会员27万余人,其中为3118名农民工建立档案,从生活救助、职介职培、法律援助等方面为2230名农民工提供帮助,发放救助金275万元。与此同时,将农民工纳入职工互助保险范畴,参保农民工10915人,累计理赔433人次63.5万元。
渭南市总工会把为农民工维权做为重要内容,将劳动监察服务站、法律援助工作站、劳动仲裁工作服务站、职工维权巡回法庭集中在一起,构建了以“三站一庭”为主阵地的维权模式。2016年,渭南市总工会还成立以市委办、市政府办、组织部、法院、发改委等22个部门、系统负责人为成员的职工维权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继续深化域内籍农民工域内维权、域内籍农民工域外维权、域外籍农民工域内维权的“三维”维权模式,使农民工维权工作步入了“大”维权模式。
与此同时,渭南市总工会还建立建设单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监管,对工资拖欠问题及时介入、迅速查处,并与部分地区签订双向维权协议,建立起联动机制。2015年渭南市总工会共追回农民工工资5575万元。
从2016年元月开始,渭南市总工会开始试点“一卡通”,向全市341名困难职工发放各类救助帮扶资金49万余元。今后工会的各类救助、慰问金等直接向会员发放的款项将通过该卡实现拨付,还将赋予“一卡通”医疗、子女上学、维权等多项民生优惠服务。
为解决广大农民工就业再就业问题,渭南市总工会建立起15个培训基地、4个培训站,3年来,组织各类培训1500余人次,协同组织招聘会86场、跨地区劳务输出2839人,成功介绍就业1680人,培植创业明星18人。
新闻推荐
3月25日,由本报联合渭南市文物旅游局主办的“渭南博物馆开馆总结研讨会”举办。此次研讨会是渭南博物馆推进博物馆发展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一次成功尝试。李星、朱新文、李举纲等16位著名文化...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