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渭南经开区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共建“中国酵素城”
经开区一角
2015年11月23日,渭南经开区被授为“陕西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授牌,当天,中垦乳业30万吨乳制品渭南基地项目在渭南经开区开工建设;
2016年3月17日,由渭南经开区主办的中国食品(生物发酵)产业研讨会成功举行;
4月7日,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二届二次理事会在渭南经开区的积极筹备下顺利召开;4月8日,渭南食品(生物发酵)产业高端峰会圆满落幕,渭南经开区与“协会、园区、科研院所、企业”搭建起了四位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为经开区发展食品(生物发酵)产业起好了步开好了局。
至此,渭南经开区“建设食品产业名城和中国酵素城”的集结号已经吹响。
定位
转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
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最宽阔地带,境内黄、渭、洛三河交汇,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历来是西北地区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素有陕西“粮仓、棉库、果乡”之称。
如何把农业资源转变为发展优势,拓展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摆在渭南市委、市政府新调整领导面前的头等大事。
渭南市委、市政府新任主要领导在调研中惊喜地发现,渭南经开区不仅具有土地、区位和农业资源三大比较优势,而且还有食品产业发展基础,仅年产40万千升的青岛啤酒、年产10万吨的四川濠吉非油炸六粮面、年产30万吨乳制品的中垦乳业、年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的江苏雨润、日加工800吨小麦的陕富面业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多达25家,具备为食品(生物发酵)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料的巨大优势。
2015年11月23日,陕西省农业厅原副厅长高爱平为渭南经开区“陕西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授牌;当日,中垦乳业30万吨乳制品渭南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在经开区调研时指出,把食品(生物发酵)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符合渭南市情,对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打造绿色食品输出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助力转型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用。
渭南市市长李明远在调研经开区重点项目建设时,提出经开区要准确定位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创建特色品牌园区,全力打造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落地
专家学者“慧聚”渭南
献策食品(生物发酵)产业发展
3月17日,首届渭南经开区食品(生物发酵)产业研讨会成功举办。加强与行业协会对接,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软硬环境两手齐抓举措保障食品(生物发酵)产业健康发展……研讨会上,渭南经开区围绕“中国酵素城”建设,并结合该区实际,本着“产业引领、科技助推、要素聚集、互惠共赢”的原则,打响助推食品产业发展的组合拳。
4月7日~8日,渭南食品(生物发酵)产业高端峰会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等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200余人再次“慧聚”渭南,为经开区食品(生物发酵)产业纵深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本届峰会上,搭建起了“协会、园区、科研院所、企业”四位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为经开区发展食品(生物发酵)产业奠定了良好开局。同时,渭南经开区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共建“中国酵素城”;与上海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中国酵素城”在本次峰会上首次“亮相”,就吸引了吉林敖东等24家酵素生产企业并与经开区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总投资额达21亿元。
发展
坚持“保姆式”服务
打造“全国首家酵素城”
近年来,渭南经开区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人力资源、农业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经过充分的思考论证,科学编制食品(生物发酵)产业规划。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该区将以青岛啤酒、玖玖爱六粮面、中垦乳业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快培育酒类加工、粮油加工、乳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果汁饮料、果蔬脆片、高端生物发酵等食品产业,做优特色企业,做大带动企业,做强核心企业,吸引相关联、聚集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年产值200亿元的国家级食品产业园。
同时,该区坚持把高端生物发酵产业作为食品产业园的核心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以淀粉糖、生物高分子材料和酵素高端生物发酵三大产业为方向,打造集研发、生产、中试、检验检测为一体的高端生物发酵产业集群,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占地2500亩、入驻企业30家以上、年产值达100亿元的“全国首家酵素城”。渭南经开区将持续秉承“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理念,在坚持24小时保姆式服务的基础上,并联审批、马上就办、限时办结,打造名副其实的优质服务高地。
谈及渭南经开区未来的发展,渭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社盈表示,“下一步,渭南经开区以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突破发展\’的思路,坚持特色立区、产业强区、环境优区、错位发展,将‘三园区一基地\’战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产业发展方向,做强特色食品(生物发酵)产业园、做大渭南现代商贸物流园、蓄势建设白居易文化产业园、构筑国家级创业创新基地。”
扬帆正遇东风来,远征万里纵青骢。渭南经开区将善谋实干、精准发力、积极作为,“中国酵素城”的崭新符号必将成为渭南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也必将成为渭南一张独具特色的新名片。华商报记者 张苗 通讯员 刘贵波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邢雪雪)4月21日,全国小学教育协同创新与发展名校联盟启动仪式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讨会在临渭区北塘小学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代表600余人参会,共同研讨“学生发展...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