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圣强 通讯员 甘泉 王安院
日前,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78周年,临渭区教育局组织100余名师生来到临渭区桥南镇的航空测绘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丰富的馆藏和真实的设备见证了我国航天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这一切都让参观者感到新奇和感慨。这里以前是一个军管单位,如今转变成可供群众参观的博物馆,这一切都与临渭区近年来在驻地部队支持下大力发展特色红色旅游有关。
渭南市临渭区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陕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赤水支部干事会、陕西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中共赤水特别支部在这里孕育;陕西最早的农民协会渭南东张村农民协会、陕西第一个苏维埃人民政权渭南崇凝区苏维埃政府也在这里诞生。1922年9月革命先烈王尚德就在临渭区赤水创办了赤水职业学校,播下了西北革命的火种。1928年5月,刘志丹、唐澍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渭华起义,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28年建立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渭南崇凝区苏维埃政府的壮志热血,到发动渭华起义的奋勇抗敌,再到和平年代军队为地方建设添砖加瓦,军队为临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流淌在这片黄土地上的红色基因,使这里的人民更加珍爱鱼水情谊。军民团结,军地情深、军地共建的双拥成就让临渭区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这些荣誉和相继建设的王尚德烈士陵园、赤水职校(军博园前身)、航空测绘博物馆等红色旅游遗迹一起,见证着临渭对革命的贡献和军地融合发展的硕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军队建设的不断加强,开发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既是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需要,也是临渭发展红色旅游的亮点。
近年来,临渭区在王尚德烈士陵园建立起第一个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与一体的基地,这座占地10.8亩的烈士陵园成为临渭干部群众、驻地部队官兵缅怀先烈、接受国防教育的场所,每年清明、八一等纪念日都会迎来驻地部队、学校、机关举行的祭奠活动。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这里也被游客所青睐。截至目前,王尚德烈士陵园每年接待万余名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和游客。渭南军事博览园应运而生。这是一个集展览、教育、综合实训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项目,也是军地融合理念在这片热土上的见证,展览室、综合实训基地、兵器馆、地下靶场等设施,不仅是游客追思缅怀先烈的景点,也是全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军训基地、民兵训练基地和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位于临渭区桥南镇的航空测绘博物馆原是总装某部的卫星监测基地。博物馆目前收藏有2832套设备和25600张图片,还拥有大量曾为祖国航天测控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装备,嫦娥一号卫星遥控遥测天线、“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等设备都能在这里见到。为支持地方建设,总装某部将这里转交给临渭发展红色旅游,经过几番论证、甄别达到开放标准后,这里被开辟为中国第一座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实现由一个保密军事基地到一个对外开放景点转变。如今,普通游客也可以进出这里了解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历程。
为了建设好军博园一期工程赤水职校校史馆,临渭区组织相关人员从400多万字的史料中搜集了大量图片、资料,并行程4万多公里考察了17个省的40多个革命纪念馆的规划建设、史料征集、陈列布展以及展馆的管理,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创意与先进经验。目前军博园二、三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
在临渭区,红色旅游景点因为融入了双拥的内涵,所以这里既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景区,也是密切军地关系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百姓了解支持军队,军队贴近百姓,真正做到军地双拥。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文斌曹建东贾玉峰)近期,陕西信合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战略部署,为陕西省回归全国“第一方阵”作出积极努力。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针对...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