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渭南市区,有着这么一座面向铁路的专业学府,自1973年创办至今,已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培养5万余名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它“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和成功。
吃苦奉献德修身
窦铁成,全国劳模,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高级技师,入选与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袁隆平等并列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和“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这位陕铁院毕业的杰出校友,在人生的历程中,通过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金牌工人”和“技能大师”,无疑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母校的以德修身、以技立业的校训精神。
“报考铁路高职院校的学生,若不做好吃苦奉献精神的教育,毕业生将难以适应施工一线艰苦的环境。”陕铁院宣传部长郑毅刚说,在教育教学中,除了铁成精神,陕铁院还将学院道路、建筑以铁路专家、铁路干线命名;建成青藏铁路精神展、校友风采长廊、校史校情展览馆,大力弘扬“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精神,通过建立常态化系统认知教育、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实施震撼心灵教育、整合学生社团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吃苦奉献教育“五个平台”。在春风化雨中培育学生“苦得、累得、饿得、受得”——“四得”良好精神品质,在润物无声中补好学生精神之“钙”,使德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符号和文化基因。
不唯学历拼技能
德行好、有技术才能行遍天下。办学中,陕铁院立足高职培养目标,坚持技能文化,提倡“崇尚技能、技高为荣”的技能文化理念,学生中也形成了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良好心态。
为将技能文化内涵转化为具体的“文化符号”融入校园环境之中,学院通过集思广益,精雕细琢,努力将校园的一标一识、一景一物、一墙一壁都打造成为技能文化的宣传阵地。同时,创新理念,把技能实践作为教学中心,全院各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所占比例均达到50%以上,所有专业课程均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模式,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与企业需求相对接,将“识图能力、测量能力、试验检测能力、力学计算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所有土木类专业学生的五大基本核心技能进行重点培养。此外,学院还通过校内建舞台、校外搭平台举办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德技兼备的培养模式,使得陕铁院毕业生受到了全国各地铁路单位的青睐,连年来学院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生们也在各个岗位上努力的实现着他们的价值。本报记者赵坤
新闻推荐
本报渭南讯(记者杨晶)5月22日上午,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开幕,渭南市代表团由13个县市区的代表组成,展区设置在陕西馆B3馆,共有44个展位,在此次渭南市共100余家企业300多产品亮相西洽会。...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