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是渭南高新区实现群众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幸福载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新人从昔日无名校求学到如今的多校聚集优质教育圈成形,正是高新区民生优先发展的累累硕果。
基础教育资源大整合新建标准化学校满足需求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力量,是民生之基,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提高国民素质。“高新区辖区内企业入驻多,学校虽多,但符合标准的群众满意的学校少,以前很多孩子只能去主城区上学。”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负责人介绍,随着高新区区域重新规划的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完成区内中小学撤并工作,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高新教育工作重点。
如今的高新区,省级标准化小学高新一小的建成,容纳千余名学生,高新区第一幼儿园的建成及投入使用,满足小辖区300余名幼儿上学,并配备有标准校车接送。初级中学建成并投入使用,省级标准化高中渭南高级中学落户高新区,更是弥补了高新区初中、高中教育无优质资源的空白。而为了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高新区对麻李小学进行改扩建,并更名为高新区中心小学。项目于2014年4月动工,计划2015年7月建成,秋季开学投入使用。项目占地17.89亩,设计建筑面积15737平方米,总投资4516万元,建成后可满足1200多名学生就读。目前已完成教学楼主体并通过验收,项目整体进展顺利。
家住高新区幸福城的刘女士称,以前,高新人都是送娃进临渭区的学校上学,如今的高新娃娃,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高新区优质教育圈已成形。
职校进驻高新辖区文化氛围大大提升
如今,打造产城一体化的高新区,以工业园、高科技园区、行政管理区和高尚住宅小区等形成新格局,而诸多高校的进驻,在高新区形成教育科技产业园。
占地525亩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占地899亩的陕铁院新校区的入驻,将帮助高新区优化、提升职教层次和水平,也成为高新区一张亮丽的名片,并对周边地区文化氛围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
“有高校的地方,文化氛围就比较好,主要是高新区的企业为娃们提供了就业平台。我就让娃上的技术学院,现在在高新区中联重科上班呢!”高新人张涛说。
随着一系列惠学措施的实行,高新区教育环境日益优化,可以推测,未来几年高新区将成为全市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区。 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新闻推荐
“韩城多名拉煤车司机下跪求村民放行”一事调查有果“下跪”是有人指使
华商报渭南讯(记者杨托)昨日,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华商报4月20日A07版报道的韩城多名拉煤车司机给村民下跪请求放行一事调查有果,因故意损坏公私财物或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15人被处理。公司负责人指...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