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华阴 > 正文

砥砺奋进创佳绩 齐心合力开新局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工作纪实

来源:西部法制报 2020-02-27 00:57   https://www.yybnet.net/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永强正在审理案件。

参观永丰战役纪念馆。

速裁工作会议。

发放扫黑除恶宣传单。

支部集中观看《榜样4》。

审判大楼建设项目开工。

参加渭南市“全民健身日”广播体操比赛。

砥砺前行争模范,春华秋实又一年。

2019年,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牢记“为民”初心,践行“法治”使命,坚持“质量第一、提高效率”工作理念,落实“强审判、提质效、增公信”工作思路,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年来,全市法院案件数量持续“井喷”、审理难度不断加大、审判任务愈加繁重,这是倍加艰辛而又大有作为的一年。

一年来,法官们执着守护手中无形却又沉甸甸的天平,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责任、担当。

一年来,全院干警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决心和“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齐力同心、聚力奋进,交出了一份令人动容的答卷:

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5585件,审执结61547件,分别同比上升11.55%、13.83%,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99.55%,高于全省平均值2.22个百分点。其中市中院审(执)结案件6630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100%。全市法院43个集体、58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渭南市中院被渭南市委、市政府评为2018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单位。

……

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秩序

“要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永强多次在会议上强调。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渭南市两级法院坚持以“打伞破网、打断财血”为主攻方向,严格落实涉黑涉恶案件快立快审快判、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请示报告等规定,与检察、公安机关密切合作,重大案件提前介入、集体会商、挂牌督办、院长亲自审理、及时向党委汇报,依法快审快结。

2019年7月24日,华阴市人民法院对宋战军等14名被告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宣告一审判决。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宋战军等13人提出上诉。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依法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至此,经华阴市人民法院审理的渭南市涉黑第一案——宋战军等14名被告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经一审、二审审理终结。这也是渭南两级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产生法律效力的涉黑涉恶第一案。此后,渭南市两级法院陆续审理了牛某、黄某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40件409人,其中处以罚金刑29件203人1374万元、5年以上有期徒刑77人。

积极推进反腐败斗争,全市法院审结职务犯罪案件24件33人。其中被告人罗某、胡某等省法院指定管辖的一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圆满审结,赵某受贿案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2018年度全省法院十大审判执行案件。渭南市中院在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会上交流职务犯罪审判经验,刑二庭被最高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鼓励支持被告人认罪服法,全市法院对1029件1430名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真贯彻主席特赦令和全国人大特赦决定,对43人予以特赦,对2人不予特赦;积极鼓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对2407名罪犯裁定减刑或假释。市中院审判监督庭被省法院表彰为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攻克执行难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执行工作无小事,渭南市两级法院在巩固提升“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的同时,继续把执行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全面实施“一个中枢、两个维度、三类团队”的运行模式,细化执行工作单独考核办法,完善执行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联合惩戒力度,切实提升执行工作质效。成立“执转破”协调领导小组和专门合议庭,理顺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工作衔接机制,对符合“执转破”条件的7件案件开展审查,积极促进涉及的百余件执行案件得以执行。

渭南市两级法院开展了“飓风”系列执行行动,掀起了执行工作的新高潮。韩城市法院从4月23日开始“龙门飓风1”集中执行会战,院长贾福德亲自带队,经过连续两天的集中会战,战果颇丰。执行完毕15案,执行标的共计3029638.8元;部分执行8案,执行标的共计355000元;达成和解协议终结执行3件,执行标的共计20000元;司法拘留12人;强制腾出房屋或退出土地2案。此后陆续开展的“龙门飓风2”“龙门飓风3”“龙门飓风4”执行行动,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临渭区、华州区,合阳、华阴、富平、白水、潼关、蒲城、澄城、大荔等县也都强势开展了集中执行或单独执行行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一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8264件,同比上升18.4%;执结案件16878件,同比上升22.5%;执结率为92.41%,同比增长3.08个百分点;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为97.11%,终本案件合格率为100%,执行信访案件办结率为100%,执行案件平均结案率为92.41%,“3+1”核心指标高标准运行,执行工作保持良性循环。

发挥审判职能着力化解矛盾纠纷

民商事审判工作历来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民商事审判工作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蒲城法院被确定为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试点法院以来,在坚持少年审判原则和传承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推动家事审判改革,建立了专门的家事审判机构,组建了专业化的家事审判团队,秉承“柔情司法、调判促和”的家事理念,在创新多元化解机制过程中总结出“一二三四”工作法,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大潮中走出了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一条家事审判之路。其他法院也纷纷成立家事审判机构,一站式多元化化解家庭矛盾纠纷,让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重圆,闹僵的家庭关系得以复合……据统计,2019年全市法院妥善审结婚姻、赡养、继承等家事案件10085件,有力促进了千余家庭的和睦。

商事案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人民群众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各类商事纠纷,特别是新类型的案件层出不穷,群体性纠纷、集团诉讼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不断增多。渭南两级法院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全市法院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34561件,调撤率为62.2%。依法助推“三大攻坚战”,稳妥审结涉金融机构借贷、民间借贷案件7969件,农村土地纠纷、成员权益纠纷等案件412件;不断完善产权案件审判机制,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审结涉及物权、股权等纠纷993件,审结著作权、商标权纠纷140件;坚持平等保护原则,依法优化营商环境,及时审结买卖、建设工程、房地产开发等纠纷4297件。

行政案件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渭南市两级法院依法履行司法审查职责,2019年全市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567件。不断加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协调解决行政争议148件,确保了秦岭北麓问题整治等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深入推进。积极参与“蓝天保卫战”,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66件,促进美丽渭南建设。坚持向政府报送《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及时向相关机关发送司法建议18份,促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渭南两级法院还加大民生司法保障力度,审理社会保障、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679件,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深入开展涉军维权工作,全市法院审结涉军案件527件,调撤率达72.3%。渭南市中院民一庭被最高法院评为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落实司法为民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司法为民从来都不是虚的,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判都对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至关重要。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渭南市两级法院用实际行动,不断刷新工作成果,让社会公众切实感受到了法院在践行司法为民工作中的改变与温暖。

进一步提升审判质量。制定加强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管理规定,严格审限管理,定期通报讲评,加强带案指导,落实发改案件交换意见和剖析工作,案件质量明显提升。全市法院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2.04%,高于全省法院平均水平2.09个百分点。加强司法鉴定工作动态管理,在临渭、大荔等五家法院开展司法鉴定对外委托试点,将1家鉴定所清理出册,暂停1家评估机构委托业务1年,司法鉴定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进一步落实“一站式”服务。制定推进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意见,着力建设集立案、送达、保全、鉴定、评估、诉前调解、案件速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加快建设诉讼与非诉讼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促进诉讼服务中心从立案受理向诉讼全程服务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司法服务。

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充分运用“四大公开平台”,严格落实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全面公开,全市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率达100%,网络直播案件庭审2123件,在线实时观看网友达65万余人。两级法院院长每月在渭南市广播电台《环境热线》接受群众咨询,与渭南市电视台联合制作《法治渭南》节目48期。组织法官干警深入社区、学校、广场、火车站开展法律宣传,引导群众依法解决问题。市中院被表彰为全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拍摄的微电影《贪婪的黑洞》,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十佳微电影。

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审判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解决纠纷,而法院是专门负责解决纠纷的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要在解决好寻找事实、寻找法律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准确认定事实,精准适用法律,作出公正裁判,实现公平正义,就必须依靠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推进审判委员会改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的意见》,市中院报请市人大任命6名审判委员会委员,成立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专业委员会,制定完善议事规则,全年召开专业委员会和全体会议36次,讨论决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109件,切实履行了审判委员会的宏观指导职能。

不断完善“分调裁审”衔接机制。严格落实立案甄别分流,压缩案件审判周期,强化诉讼调解工作,实现了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审判工作不断提速。全市法院速裁结案6733件,占结案总数的10.94%,案均18.49天审结;其中市中院速裁结案494件,无一件上诉发改和信访投诉。市中院“完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强化繁简分流,规范速裁工作”改革测评满意率达97.2%,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

巩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成果。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法,积极开展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全市法院选任人民陪审员486名;加强人民陪审员业务培训,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审,大力宣传人民陪审员工作业绩,司法民主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现有人民陪审员1255名,全年参审案件8143件,其中组成七人合议庭参审案件14件。

积极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加快建立以法官为主体,以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及其他行政人员为辅助的人员分类管理机制,全市法院择优选升三级、四级高级法官54名,补充遴选员额法官16名,补录聘用制书记员24名,司法警察职务序列改革调研圆满完成。

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整体素质

近年来,渭南市中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遵循“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按照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凝聚正能量,不断提高干警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渭南市中院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教育方案,加强集体学习,开展专题研讨,举行革命传统教育,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找差距、抓落实,引导法官干警不忘“为民”初心、牢记“司法”使命,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积极开展评先树优工作,评选表彰全市法院“十佳法庭”“十佳法官”,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宣传法院工作和法官队伍。

严格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先后报请市人大任命庭长、副庭长7人,提拨任命科级干部13人,优化了干部结构,激发了队伍活力。

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先后组织600余人次参加上级法院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58期,委托国家法官学院举办刑事、民事、行政及执行实务培训4期。全市法院395名员额法官全部轮训。

不断加强审判理论研究,全市法院形成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参阅案例201篇,其中3篇学术论文获省级奖励,2篇学术论文被推荐到最高院参评,2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19年司法案例。

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渭南市中院对8个方面37个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加强了内部管理;开展违规收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举办书廉倡廉促廉书画摄影作品展,邀请专家学者解读党的纪律,推动法官干警廉洁司法意识不断增强。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始终把服务保障发展大局作为神圣使命,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扎实推进改革作为应有担当,不忘初心、勇于挑战、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法院工作新篇章。记者张建锋通讯员郑鹏辉

新闻推荐

华阴两千名志愿者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在华阴市的镇办农村、居民小区和交通道口重要节点,随处可见“红马甲”“小红帽”忙碌的身影,他们冲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华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阴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砥砺奋进创佳绩 齐心合力开新局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