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华阴 > 正文

王亲民:执着传承老手艺

来源:各界导报 2019-12-02 00:51   https://www.yybnet.net/

王亲民在制作板胡魏丹丹文/图

“板胡是拉弦乐器的一种,按发音高低可分为高音板胡、中音板胡和次中音板胡。”11月21日,在西安市新城区东一路中山门小区王亲民的家里,他指着客厅、卧室挂满了的板胡乐器介绍着,而这都是他一件件亲手制作出来的。

王亲民今年65岁,2017年被评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板胡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祖父王芝春,到父亲王彦芳,再到王亲民,制作板胡的技术已经在他们家传了三代。

日积月累 传承手艺

“5岁起,我便跟随着父亲学习板胡制作,从木工活入手,12岁做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把板胡。”王亲民祖籍陕西华阴,他的祖父王芝春有一手制作板胡的技艺,开了当时“西京”(今西安)唯一一家乐器行,取名“西京全儀合”,后来乐器行成为颇有名气的“老字号”。

子承父业,王亲民的父亲王彦芳也是西安市有名的板胡制作者。1956年,王彦芳和几个乐器匠人在东大街合办了西安民族乐器合作社。当时西安的剧团、易俗社、戏曲研究院的专业琴师都找王彦芳制琴、修琴。口碑越来越好,顾客越来越多,王彦芳忙不过来的时候,王亲民就给父亲打下手。日积月累,王亲民学会了制作板胡,成了王家板胡制作的第三代传人。

王亲民曾在西安木材加工厂当木材检验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木材的种类、好坏一看便知,制作板胡挑选木料时也更加“挑剔”。

不辞辛劳 精心选材

1998年,王亲民下岗了。经过多方考虑,他决定当一个职业的板胡制作者。征得家人同意,王亲民把家中16平方米的阳台改造成板胡制作工作室,亲自制作钻床、刻刀等工具。

“琴筒中的椰壳是板胡发音的‘喉咙’,不同厚度的椰壳发出的声音都不同。”工作室刚刚成立那会儿,王亲民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材料不足。他便去海南挑选椰壳材料,为了节省成本,他只买最便宜的硬座火车票,30多个小时到达海口后,再倒车到椰林。

“我在海南吃了28天的方便面。”在海南的一个月,王亲民经手了20多万个椰子,只有800个可用于制作板胡,其中精品40个。他将挑选好的椰子打包寄回西安,自己再坐火车回去。从1998年到现在,王亲民几乎每年都要去海南一趟,亲自挑选制作板胡的椰壳材料。

王亲民介绍,板胡的主要制作工艺有琴筒制作、琴颈制作、弦轴制作以及整体装配、修饰美化等部分,每一部分都分为若干步骤。“就拿制作琴筒来说,要让天然的椰壳发音明亮,不仅要经过锯、刮毛、打磨等多道工序,还要反复多次,光是‘锯’这一道工序,就要精细到头发丝般的厚度。”

拍摄视频 普及技艺

现在,王亲民的妻子要照看孙子,经常住在儿子那儿。整个家都成了王亲民的工作室,客厅通往阳台的过道里摆满了木材和椰壳等各种原料,留出的通道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而王亲民自己卧室的床也留出一半放乐器。

“板胡制作的整个过程需要手、耳、眼的高度配合。”王亲民说,一把好的板胡,做工很重要。他将每一把板胡都当成工艺品来看待,在保持乐器原有纯正音色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质量上乘。王亲民介绍,做琴杆的木材需要经过自然干燥、变形,放置多年才可用。王亲民的家中有不少父亲留下的优质木材,一些放置了十多年,有的甚至存放了近60年。“每一块木头都有不同的生理结构,需要人工去琢磨,才能做出质量好、发音好的板胡。”

王亲民痴迷板胡艺术,他更希望这一艺术得到传承。王亲民的儿子今年37岁,平时也会学习制作板胡。今年,在儿子的帮助下,65岁的王亲民开通了微信、微博。他尝试拍一些短视频,把制作板胡的技艺普及给更多人。“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板胡艺术,希望板胡艺术能一直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华阴特色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阳光讯(记者李保锋通讯员石超奇文/图)近日,华阴市信用合作联社桃下信用社工作人员田品、袁博利用休息时间,来到该市康乐敬老...

华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阴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王亲民:执着传承老手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