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军正在喂羊“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家住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赵家村的赵正军一直坚信着这个道理。
近日,三秦都市报记者跟随包村干部来到了华州区大明镇的赵家村,在一片核桃园内见到了他。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衣着普通,皮肤黝黑的汉子,他正站在羊群中给羊喂食,他就是赵正军。2018年被评为“华州区大明镇扶贫扶志之星”,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从交谈中赵正军告诉记者,以前父亲多病、孩子正在上学,盖房还欠了六万多的外债,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好在赵正军并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倒,依靠党的扶贫政策,敢闯敢干走出一条致富路。
他承包了四亩鱼池、四十余亩土地,用了半年时间来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种植核桃13余亩、花椒17余亩,还发展林下养殖。在去园子的路上,赵正军的邻居告诉记者:“那段时间,他吃饭都在地里。早上去的时候,带着暖水壶、馍和咸菜,这就是他的午餐。累了就地躺一会儿,往往是忙到天黑才回家。”
问及赵正军那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他笑着说:“那段时间虽然很辛苦,但是有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有家人的支持,还有包联干部的帮扶,帮我解决了资金和技术问题,我才能够坚持下来。”
从赚到第一桶金后,赵正军就更加坚信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看着自己的果树一天天长高,看着羊羔一天天长大,看着腰包渐渐鼓起来,心中满是慰藉。赵正军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敢闯敢干的精神使得其他贫困户纷纷向他“取经”学习。不等不靠,转变观念,引进优良品种,学习先进技术,积极发展产业,周边致富带头人层出不穷,贫困户们脱贫积极性空前,纷纷搞起种植、养殖,长期产业、短期产业遍地开花。
赵正军不但走上讲台向大家讲述自己的“致富经”,还用实际行动带领乡亲们找路子、搭平台、拓销路,用自己的方式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
白妮陈小刚本报记者杨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军锋白妮臧娜)今年以来,渭南市华州区创新建立了“红黄蓝”管控机制,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度。目前,全区累计全...
华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