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向辉见习记者王怡
仲夏时节,走近沿黄公路沿线的合阳县百良镇岔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整洁的村道。道路两旁,青砖蓝瓦的仿古式徽派独立院落整齐有序,景观绿化苗木生机盎然,文化大礼堂端庄内秀……处处凸显出生态宜居的乡村风貌。
走进村里的一间民居,55岁的村民雷风簪正和同村的几位妇女聚在客厅,踏着“哒哒哒”的碎步,跳起了一场小型广场舞。
“以前的屋子可没这么好,不结实,还经常有山体滑坡。搬迁后,居住条件改善了,交通方便了,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曾是贫困户的雷风簪谈起几年间生活条件的变化,一脸的满足。
过去的岔峪村,坐落于河滩最低洼地带,时常面临黄河倒灌、徐水泛滥和山体滑坡等多重威胁。村民居住的大多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土墙院落,常年遭受雨水冲刷,居住环境较为恶劣。
2015年1月,岔峪村被合阳县列为移民避险解困项目重点村,分两期实施整村搬迁,选定原村址以西、地势较高的一处多级台塬作为新村址,并开始着手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年初,作为第一批搬迁群众,雷风簪领到了新家的钥匙。
搬进新房子不久,村民又收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2017年8月28日,沿黄公路开通运行了。这条贯通黄河西岸的公路,北起榆林,南至渭南,连接起了岔峪村与沿线的城镇,也缩短了居民出行的时间。
“之前,家里种了几亩花椒,可是村里坡陡路窄,生产条件困难,一年下来收入1万多元。现在出行方便了,我也能经常出门打工。”雷风簪笑着说,“给地里割草,收莲菜,啥活都干,一年收入四五万元不成问题。”
“以前进县城得用1个多小时,现在40分钟就行,30分钟就能到韩城。”村支部书记雷武义说。交通问题解决了,同年,岔峪村又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流转了180亩土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全村人为股民,确立发展乡村旅游业。
2018年,依托移民培训项目等政策扶持,在县移民局、百良镇政府和移民搬迁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了分红。2018年年底,不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3人全部脱贫,还成立了漂流公司、特色农家乐等,帮助群众发展农家食宿、民俗文化等产业,实现多渠道增收致富。
2019年,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依靠沿黄公路和洽川景区的带动,村里全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民宿农家乐、观光采摘园、稻田蟹体验园、伊人湖游乐园等,先后成为岔峪的创业项目。今年年初,村里又建了一个生态稻田蟹游乐园,预计年收入可达15万元。
短短几年时间,岔峪村全村303人安置移民全部入住新房,村集体经济蒸蒸日上,屋舍俨然,土地平旷,良田美池,村风民风文明和谐。一个贫穷的小村庄,成了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田园度假、生态体验等为一体的沿黄旅游文化村庄,旧貌换了新颜。
“未来,村上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继续推动村集体产业发展,以特色魅力吸引八方游客,成为沿黄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雷武义自信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马力奔)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合阳县公安局坚持从严从实从细,突出实战用实效,通过周密部署、层层推动狠抓...
合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