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州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合阳新闻 > 正文

支教情怀 梦醒时分不忘来时的路

来源:渭南日报 2018-11-21 01:01   https://www.yybnet.net/

合阳县坊镇中心小学支教教师邱丞麟

我听过的调子,像沙粒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我想说的话,像茶叶满山坡,就是我不把离别说。——题记

时光荏苒,支教期满一年。一年匆匆,恍如昨日。在服务地的最后一周,一个雨后的下午,我坐在办公室桌前,回忆着这如梦如幻般的一年。这一年,值得!

这里已是我的第二家乡

五年之前,我成功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山东到陕西,相距一千多千米,我从一个海滨小镇来到广阔三秦大地;五年之后,我因自己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从杨凌到合阳,我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家乡。

初到坊镇时帮忙用三轮车运行李的环卫大爷,儿子儿媳在外高就自己悠哉悠哉的村口大叔,时常跟我聊起孩子未来规划的知心大姐,和我搭班一年总是给我以指引的班主任罗老师,照顾陪伴我们度过闲暇时光的永青哥,周末经常在一起打球运动的年轻娃娃……

当我似乎已经熟悉了这里的一切时,我却又不得不离开这里。我发现自己开始留恋这个地方,不说再见,我一定会再回来。

吃完这碗坊镇踅面就去道别吧

记得到达服务地渭南市合阳县坊镇的第一天,我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坊镇踅面。这一地方特色小吃是我对服务地的最初记忆。有始有终,临别前,我想去街边再“咥”一碗坊镇踅面。

这里的很多人都知道我爱吃踅面。他们曾问我:“男娃,你家是哪的?”“山东,山东烟台,烟台莱州。”他们又问我:“那你怎么能吃得惯我们这边的踅面?”至于原因,我自己也说不清。记得跟一个外出务工回来的同龄人聊起过坊镇踅面,他说他每次回家,都会先去吃上一碗。我想,对我来说,这可能就是“入乡随俗”吧。

我会把这里的人和事永远铭记。道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相聚。

将“支教也自教”升华为“支教也互教”

之前我们总说“支教一年,自教一生”,而我认为应该将“支教也自教”升华为“支教也互教”。我刚刚讲完了这一年所有的课,把我的学生们送进了期末考试的考场,要知道,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可是考过全镇第一的。”在我眼里,这份相遇,让我和我的娃娃们互相激励,让我们都去做最好的自己。

这里的孩子,他们有的时候很淘,调皮捣蛋,七嘴八舌,破坏纪律,每当从他们身上看到我小时候的影子,我就乐呵地一笑,不会那么生气;他们大多时候很有灵性,能看懂我的眼神,体会我的语气,明白我的心思,理解我的小幽默。

我感动于有个娃过生日分蛋糕前递给我一张写着“数学老师的蛋糕最大”的纸条,感动于他们课前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歌曲《苔》集体唱给我听,感动于他们误以为我第二天就要走了从门缝里和窗户上投进祝福的信,感动于一个孩子让奶奶包了一袋花生和零食让我在回家的火车上吃,感动于孩子们主动向我承诺期末考试要用最好的成绩作为分别的礼物……

很多时候,年纪小小的他们也教会了我太多太多。

最后,感谢支教这一年,让我能够亲近大地,熟悉百姓,了解国情。感谢所有关心和照顾我的领导、老师、朋友,感谢研究生支教团的战友们,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当支教成为一种情怀,梦醒时分,我不忘来时的路。

新闻推荐

渭南市“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启动

本报讯(通讯员陈宝侠)近日,渭南市2018年“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在合阳县启动,全市义务教育学段11个学科的教学名师、学科...

合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美丽”见闻2018-11-19 01:19
猜你喜欢:
评论:(支教情怀 梦醒时分不忘来时的路)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