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萌 通讯员 杨菊侠
“七一”前,徐福怀主动联系韩城市档案局,将自己心爱的藏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党,感谢党帮助自己渡过难关,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
徐福怀是韩城市芝川镇城南村村民。10年前的一场大病,让他花了40余万元,尽管有合疗报销,但他依然负债累累。加之当时儿女尚在读书,老伴儿还要照顾他,日子一下陷入了困境。
2010年,大病初愈的徐福怀干不了重活,就跟着喜欢收藏的哥哥走街串巷收旧家具、老物件。收着收着,老徐竟然入了迷。他看见那些富有年代感的茶壶、椅子、书籍和年画等,就像见了老朋友一样亲切,特别是对红色收藏情有独钟。那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毛主席像章、毛主席画像等,仿佛一下子让他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知不觉间,他的藏品已达千余件,而且大部分是红色藏品。
2017年,老徐家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特别是他家的几个孩子,政府帮他们安排了工作,一个在龙亭镇卫生院上班,两个在芝川镇上班。老徐说:“三个娃都成了‘公家人\’,一个月有上万元的进账,我们家一下子就脱贫了!”
孩子有了工作,家里脱了贫,老徐的腰杆儿一下子挺直了。他寻思着,党让他家过上了好日子,他也得有所回报!看着满屋子的藏品,老徐一拍脑门,“七一”快到了,这些藏品不就是最好的礼物吗?他挑选了两幅自己最喜欢的毛主席绣像:一幅是由苏州东方红丝织厂出品的“毛主席接见百万革命群众”的绣像,一幅是1952年6月10日毛主席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绣像。
要给韩城市档案馆送礼物,总得有点儿韩城的东西,老徐从众多的藏品中,又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装框的藏品,里面是一封泛黄的毛笔字书信,落款是张子超。“张子超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韩城市芝川镇东范家庄人,是韩城人民心中的大英雄。他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东范家庄建立了韩城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选好藏品,老徐连忙联系档案馆工作人员,他说:“困难时期党扶我,党过生日我献礼。”他还邀请档案馆工作人员到自己家里,看看馆里还需要什么,尽管带走。如今,这三件藏品已经被收藏进韩城市档案馆。档案馆管理科科长卫晓艳说:“馆里毛主席的像不少,但是没有一幅绣像,更没有关于张子超的任何纪念品。老徐捐赠的这三件藏品可真是宝贝,不仅填补了档案馆的空白,丰富了馆藏,而且对我们进一步挖掘韩城红色文化有很大帮助。”
新闻推荐
5月31日上午,韩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司法警察大队、网络信息中心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协助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运用...
韩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韩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