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汪曼莉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53万余元;进企业4394家8000余人次;开展质监相关业务培训6093人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4641个;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近900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1.46亿元……这一组组数字,是陕西省质监系统开展“三转一助一树”活动成效的具体体现,也是服务企业常态化制度化的生动体现。
明目标定方向夯责任
“三转一助一树”,即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助发展树形象。2016年12月,省质监局印发了《关于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助发展树形象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活动主题是“彰显质监职能、助推转型发展”,主线是“服务企业发展、促进作风转变”,具体方法是组织干部经常深入企业了解困难和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最终目的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助力全省追赶超越。
全省质监系统积极行动,明目标、定方向、出方案、拿措施。各单位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进企业帮扶工作计划编制、组织实施、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并成立了帮扶小组,使进企业帮扶工作向常态化方向发展。省质监局科技处对帮扶企业一一确定了帮扶责任人,从处长到一般干部,人人都压担子、派任务。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把100余名技术人员分成20个帮扶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中心领导或中层干部任组长,4名技术骨干为组员,深入100家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保单位和100家物业单位开展帮扶工作。
抓重点贴民生服务大局
在“三转一助一树”活动中,省质监局围绕全省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帮扶,重点选择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兼顾。系统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优势和业务特长,有针对性开展帮扶,避免不分主次、面面俱到的“撒胡椒面”式帮扶,使帮扶工作最大程度贴近民生、惠及民生。
省质监局和省商务厅联合举办外贸知识培训班,提升陕西省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中的质量竞争力。西安市质监局大力开展市场秩序整治,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假冒伪劣产品和出具虚假报告的违法行为,检查各类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1717家,立案调查42起,下达整改通知书146份,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在开展帮扶过程中,帮到需要处,扶到关键点,真正解决企业所急所需所难,是省质监局帮扶工作的“准则”。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针对企业提出的生产许可证级别难以满足生产需要等问题,专门召开会议讨论研究,逐条制定了帮扶措施。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克服路途远、水样保存期短、实验室检测烦琐费时等困难,帮助榆林地区的多家电厂进行电站锅炉水质检测。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研,通过进车间、到一线、问实情、查资料等方法,质监系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对企业提出的帮扶要求和现场发现的问题,不回避、不应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带回去限期研究解决,力争最短时间内给予企业所需帮助。
重创新强服务求实效
在“三转一助一树”活动中,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积极开展“一站式”服务。该院客服中心服务点对送检客户提供业务办理、现场咨询等服务;业务部办公室服务点负责合同客户分级管理;立足客户需求,增加仪器邮寄、上门接送服务业务;增加给客户发送完检信息、提醒客户及时取样等服务。2017年,该院通过“一站式”服务通道为389家企业的12801件计量器具提供了上门技术检测服务,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赢得了客户广泛点赞。
在“三转一助一树”活动开展过程中,陕西省质监系统各单位纷纷创新服务模式。省质监局标准化处组织开展“标准服务企业讲师团”活动,深入全省各企业,围绕企业标准编写、企业标准公开注意事项、标准与专利如何有效结合等专题,面对面向企业传道授业并倾听企业意见建议,给企业解疑释惑。韩城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精准帮扶进农村、健康计量进医院等“九进”活动,成效显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设立“小微企业绿色通道”,开展小微企业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费用减免活动,让小微企业充分感受到质监服务的方便和快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海花)1月18日,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为有效治理建筑工地施工扬尘,加快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省住建厅日前下发通知,从本月22日开始在全省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暨安全生产标准...
韩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韩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