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电达)陕西是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8个试点省之一,记者昨日获悉,今年,陕西省已在榆林、西安、韩城市和秦都区、金台区等8个区进行了试点,到2018年年底,陕西省将全面实现“天地一体化”生产建设项目动态监管全覆盖,将建立起定点监测与动态监测科学配置,监测与信息化融合互通,快速高效的监测体系。
据介绍,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法防治水土流失,自“一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颁布实施以来,陕西省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了水土保持的社会管理职能,据统计,近年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提高到95%,验收率接近80%。
近年来,陕西省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0平方公里,治理速度居全国前列。2018年,陕西省将推进陕北淤地坝系建设、重点河源区生态修复、南塘(塘堰)北池(涝池)和水土保持田园综合体示范园建设等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下大力气遏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依法推进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同时将重点抓好秦岭北麓及渭北旱腰带采石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沿黄公路沿线等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强江河库区源头的生态修复,通过发展水保产业,实现水土流失区贫困群众的增收脱贫,全面推进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上新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甘甜)12月1日上午,2017年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表彰活动在西安举行。据了解,大赛旨在进一步打造集项目展示、资源配置、组织交流和文化引领于一体的全省性公益文化建设综合平台,带动更...
韩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韩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