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州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韩城新闻 > 正文

交大一附院: 时刻把患者福祉扛在肩头

来源:陕西日报 2017-10-30 06:2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王国星

10月20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CCU住院总医师马云龙向记者讲述了一次接收基层转诊病人的经历。

“52岁,男性,血压120/70,胸痛已经2小时,怀疑下壁心肌梗死。”据马云龙回忆,患者名叫李某,大概是8月份的某一天从省森工医院出发,被救护车送往西安交大一附院。当时,马云龙就已经在雁塔区医联体的微信群里获悉了他的病情。

“立即转运,赶快送到我们医院住院部五楼的心内监护室。”马云龙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反应,他根据微信群里发出的李某的心电图照片迅速作出判断,“1小时疾驰之后,120急救车赶到了西安交大一附院。同时,一条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开启,从收治病人、术前准备到手术完成仅仅用了3个多小时。”

“12个小时以内,这是抢救心梗病人的黄金时间。”马云龙反复向记者强调。他表示,按照以前常规的入院程序,患者首先会被送到急诊,然后再转到专科进行会诊,有的还会在重症医学科排队等候手术。这样一来,往往就贻误了最佳手术时间。

跟李某一样能得到及时救治的疑难危重病人,近几年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越来越多。他们首诊在社区,遇到疑难重症就依靠医联体内的绿色通道转诊到西安交大一附院,在接下来的康复阶段,他们又回到基层的社区医院。这样优化过后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既减轻了患者负担,又提高了大医院效率,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看病过程也不难。

韩建峰是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他的手机里有16个医联体微信群。“通过医联体的转诊功能,我们科室每个月平均完成10例脑卒中手术,我们明确要求,从基层转诊来的危重病人必须在1小时内上手术台。”

正是依靠医联体等机制创新和勇于担当的医者仁心,西安交大一附院在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逐步破冰前行。

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助理、医务部长邹余粮告诉记者:“2012年,我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是13天,现在降低到8天左右,这意味着现在的一张病床可以比以前多住一个病人,也就是说,有更多的病人可以住院接受治疗。目前,我们医院每年有7成手术都是在解决疑难大病。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努力探索并完善。”

2015年4月,西安交大一附院发挥自身优势,与雁塔区政府积极试点成立陕西省分级诊疗工作首个推行机构——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成为优质医疗资源外延和下沉的有效举措,为全省新医改的落实起到了引领、探索作用。

2016年9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到西安调研综合医改工作落实和进展情况,“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得到重点关注,李斌主任对西安交大一附院为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为保障群众健康作出的贡献表示认可。

2017年8月16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与韩城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韩城市医疗联合体医疗管理中心和西安交大一附院护理学院,这种整体托管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按照协议,韩城市辖区内4所公立医院及此前已托管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韩城医院,共同交由新成立的医疗联合体全面托管。至此,韩城市及周边群众有了“家门口的三甲医院”。

不仅如此,西安交大一附院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想法。邹余粮说:“我相信,我们在韩城探索实践的医疗机构整体托管将会是医联体模式的2.0版本,它可以集现有4种医联体模式的功能于一身,努力实现群众看病不再难、不再贵。”

为了能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西安交大一附院还拓展了医联体的覆盖范围,将鄠邑区、咸阳部分地区以及西安周边的其他地方纳入了一小时医疗圈的范畴。在这些地方,生病不用跑大医院排长队;社区医生不光治头疼脑热,还能帮助慢性病患者在家中安心休养;基层的群众更能直接挂上大医院专家门诊的号,并通过绿色通道转院治疗。

“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包括13个社区医院和4个二级医院。平时,我们会组织40名到60名专家到社区坐诊和巡诊。相较于两年前,这些社区医院的门诊量从100多万人次增长到200多万人次,几乎翻了一番。”邹余粮介绍道。

近几年来,西安交大一附院利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在住院医师规范化方面提供便利;根据协作医院需求,利用周末、假期派出医生护士和管理队伍,深入基层,解决医疗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建立转诊患者就诊绿色通道,尽可能解决协作医院转诊重症患者的方便就医问题。在协作发展的思路下,医院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指导、方便转诊、设备支援、查房带教、讲座义诊、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促进协作医院实现发展。

“公立医院必须始终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一根本要义,我们始终要把患者福祉扛在肩头,这样才能行以致远。”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告诉记者,将来医院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以医术为核心竞争力,将全体国民纳入健康中国的大卫生格局中,使得全民都拥有保健医生,从过去单纯治病转变为防病、治病及健康促进,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新闻推荐

“十三五”移民搬迁安置规划出台

本报讯(记者张太东)近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陕西省“十三五”移民(脱贫)搬迁安置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陕西省搬迁对象涉及易地扶贫搬迁、...

韩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韩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交大一附院: 时刻把患者福祉扛在肩头)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