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德
老耀州是座水城;老耀州人很善于利用水。
耀州城东边是漆水,西边是沮水,两水在城南汇聚成一条大河,冲出南岔口,流入了富平县境内。虽然两河在耀州城境内的流域并不长,但是,老耀州人善于用水。在耀州城的东郊和西郊,老耀州人充分利用两河丰富的水源,浇灌两岸的田地。
老耀州人在城的东北角,即漆水河东边,由东北一直到东南,途径如今的民主路,穿越火车站小街,修了一条很长的灌溉渠,浇灌了东郊沿河一带的所有田地。由于北边的地势高,南边的地势低,所以北边渠挖得很深。人站在里面,双臂高高举起,把双手伸开,外面的人都看不见手指头,渠之深可想而知了。土方量非常大,可见工程之艰巨了。
沮水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老耀州人在沮水的上游,即城的西北角,拦沮河水,修了两条大渠。一条起于沮河东岸,途经崔仙,槐林坡下,横穿西北城墙根底,流入耀中,再经西街渠岸巷,在城西南角穿城墙而出,浇灌了城西南所有的田地。
另一条起于沮水西岸,流经苏家店、寺沟、杨家河、方巷口、王岩,穿新城,直接流到南岔口。这条渠不但流域广,浇灌的面积大,而且富有诗情画意,文化色彩很浓。因为流经王岩、新城时,不但沿途有水磨、染坊等,而且大小分渠纵横,到处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由于水流充足,杂草茂盛,野花丛生,到处香气扑鼻,所以具有一种很浓的江南水乡的风味。特别是那盘水磨很有意思。一股渠水由高而低,直冲水磨下的大木轮,水磨轰隆隆地转动着,干净而又简单。一般农村磨面,磨盘的上扇转动,下扇不动。而水磨则是把磨盘的上扇固定死,让下扇在水的冲击下不停地转动。这就是老耀州人巧用水力资源,为生活服务的一种方法。
上个世纪50年代,这里很荒僻,小孩们一般不到这里玩耍,对这里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
古老的耀州城,东西有两条水源充沛的大河,再加上老耀州人由北向南顺河开挖的三条大灌溉渠,还有大渠上纵横交错小渠,城内外形成了完整的水网,确实把耀州城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
在这里,我不想歌颂这些水利工程怎样艰巨,也不想歌颂老耀州劳动人民的伟大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睿智。我只想探讨老耀州人的宽容、和谐、融洽、善良、识大局、顾大体,相互谅解,远见卓识的精神!
老耀州城内外的三条大渠,每一条都有10多里长,要从上百户农家的耕地中经过。那么,这种关系又是怎样调和的呢?说到底是老耀州人融洽、和谐、谦让、顾大局的一贯精神调和的。
再者,渠修成以后,有些人能沾上光,有些人可能沾不上光;有些人沾的光多,有些人沾的光少。这就说明老耀州人心态平和、无私、光明磊落、友善、大公无私,从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品质。
修渠是老耀州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如果是由官方(即政府)出面,就有百姓与官方的协调问题,双方的融洽和谐,官方的理解,百姓的宽容,这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如果是由社会团体出,群众集资,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那就说明理解、宽容、诚信是老耀州人的传统理念,所以人与人关系处得相当融洽、和谐。
还有水渠修成以后,遇到天旱,需用水浇地时,谁先用水,谁后用水;哪些农作物急需浇水,哪些农作物可以稍缓一下。这些都说明老耀州人,宽容、谦让的品质。
老耀州城是座水城,修渠反映了老耀州人坚强不屈、顽强拼搏、远见卓识的精神。同时,妥善管理,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更是体现了老耀州人宽容、善良、谦让的精神。
修渠难,管理更难,管理是以人心温暖人心。人心善,则善、万事和谐!
治水是文,善于治水则体现了老耀州人丰厚的文化底蕴。
新闻推荐
渭南日报记者张绚丽7月1日至7月2日,富平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以王某某为首的38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此案是扫黑除恶专...
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