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吴蟒成接受采访
三月踏青、四月闻香、五月尝鲜、六月采摘、七夕浪漫、八月激情、九月酿酒、十月收获、一冬回味!渭南市临渭区葡萄产业园用一颗颗“小小葡萄”助力脱贫“大产业”,架起群众脱贫致富路。
临渭区发展葡萄产业,创立“产业园+农户”、“产业园+公司+农户”等模式,仅仅是渭南市发展特色产业助推群众脱贫增收的一个缩影。在产业脱贫的道路上,渭南市一直在不断努力,下足“绣花功夫”,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和模式,不让一人掉队。
12月7日,“产业脱贫访市长”活动走进渭南市,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吴蟒成在接受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渭南坚持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突出“三产融合”,创新扶持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渭南特色的产业脱贫之路。
谈产业扶贫
实现对贫困户产业全覆盖精准全受益
按照“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思路,渭南市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等措施,让产业脱贫的“当下之策”变成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吴蟒成说,畜牧业是渭南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我们发展的生猪产业已达到300多万头,羊达到180万只,牛40万头,特别是关中奶山羊,也就是富平奶山羊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富平县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和支柱产业。”
“实施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把产业扶贫与建设现代果业强市紧密结合,让果业成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吴蟒成说,渭南是一个水果大市,品种繁多、品牌突出,这几年整合资源、整合品牌,把白水苹果、蒲城酥梨、临渭葡萄、大荔冬枣、合阳红提五大支柱品牌产业在全市范围之内整合。如今这五大区域公用品牌散发着愈来愈旺盛的生命力,果业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吴蟒成表示,通过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使贫困户更多地受益,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总体上通过产业全覆盖,发展优势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做强新兴产业,使全体贫困户达到了产业全覆盖、精准全受益。“我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万户24.86万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光伏产业等各类产业带动贫困户14.65万户,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户的产业全覆盖。”
谈具体措施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量身打造产业项目
产业扶贫是拔穷根的治本之策,没有产业带动,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难以持续脱贫。吴蟒成说,按照“资金到县、产业到村、项目跟进”的思路,突出培育、发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量身打造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发挥产业扶贫合力团作用,由渭南市政府和省国资委系统助力脱贫攻坚渭南合力团共同发起,组建了渭南合力产业扶贫有限公司。
“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义务,主动参与产业扶贫,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模式,采取订单收购、生产托管、入园务工、转移就业等方式,直接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吴蟒成说,比如说自2016年以来,渭南葡萄产业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立“产业园+农户”、“产业园+公司+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民种植葡萄、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园区发展葡萄产业人均增收1200元,先后脱贫102户,仅2016年累计解决贫困群众就业人数达7000余人次。
谈脱贫设想
放大优势补齐短板 使农民得到实惠
“脱贫攻坚量大面宽、任务繁重,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比如说建设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对渭南市来说就是一个‘短腿\’。”吴蟒成说,渭南是一个农业大市,但如何把农业大市建设成农业强市,如何让农业为渭南财政收入,尤其是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多年来历届渭南市委、市政府做了艰苦的努力和探索。“这几年我们的思路应该说越来越清晰,就是要把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再延长、延伸,使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在延伸过程中使农民得到最大的利益。”
吴蟒成说,总体来说渭南在产业脱贫过程中全市上下正在众志成城、决战决胜年底关键阶段,下一步将尽一切努力把优势放大、短板补齐,在产业***上更多地下功夫、做文章,使农民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具体的、精准地得到实惠、收到效益。
本报记者高敬毅赵明李红
新闻推荐
“今天156.8斤,昨天55.4斤,每斤5毛,共106元。”5日一早,在鄂陕交界的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乡,新鑫果业中药材回收基地一派繁忙。村民马富琴送来的鲜柿过秤后,工作人员叮嘱她到会计那儿领现金。“不打紧,下...
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