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大荔 > 正文

渭南是个戏窝子(下)

来源:渭南日报 2021-01-08 00:55   https://www.yybnet.net/

◆崔晓极

【五】

上世纪五十年代,渭南各个县都成立了公有专业剧团,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上千个,每个剧团保有轮换演出剧目都在好几十本。

演员是一个光彩职业,优秀人才济济,全区有一支宏大的演员队伍,1953年演职人员就有1100多人。渭南专区公署曾经还探索统一管理的体制,旨在强化管理,增进交流,提高艺术质量,成立了渭南专区戏曲管理委员会,对分散于各县的剧团整合改编,成立了6个秦腔团,秦腔一团驻渭南,秦腔二团驻临潼,秦腔三团驻蒲城,秦腔四团设耀县,秦腔五团设澄城,秦腔六团驻韩城。另外设渭南迷胡团驻华阴,阿宫团驻富平,线腔团队驻合阳,碗碗腔团驻大荔,豫剧团驻铜川,话剧队戏管会直管。后来,还成立过“渭南同州梆子剧团”。

渭南演出阵容强大,剧目艺术水平精湛,演艺人才荟萃,从来都是陕西各界关注的演艺重镇。1952年余巧云受邀参加全国戏曲会演与黄俊耀同台演出《藏舟》《大家喜欢》受到好评。

1956年陕西省举办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这是一次艺术实力的展示和交流,群贤毕至,大家云集。各个演出团真正是当回事的,西安易俗社打听到渭南参演剧目是《铡美案》,他们知道渭南这出戏的分量,当即把自己准备好的同样剧目换成了《游龟山》。结果渭南的这出戏得了多项一等奖,“秦腔皇后”余巧云开始亮相于世人。当然易俗社的明智之举,也使《游龟山》获得大奖。

1956年到1958年间,渭南的皮影碗碗腔、阿宫腔、提线木偶的线腔皆走上戏曲大舞台且有惊人的精彩。1961年9月富平阿宫腔剧团和大荔碗碗腔剧团联合组成陕西赴京演出团,在京演出阿宫腔《王魁负义》《女巡案》、碗碗腔《金碗钗》《二度梅》《兵火缘》等剧目,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并接见演出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发表评论文章。阿宫腔、碗碗腔演出团应邀去山东济南、淄博、青岛演出。随后又赴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巡回演出。那真是一路演出一路歌,走到哪里,就把渭南戏曲风采传播到哪里。

戏曲深深扎根于渭南群众之心,即使“文革”时期,传统剧目禁演,从城市的角落到乡村地头,却成了现代戏演出的辽阔舞台。从此之后到目下,渭南戏曲创作基调全变成了现代题材和弘扬主旋律。“文革”结束之后,有一段时间,传统剧目像井喷式演出。渭南有一批老艺术家实力雄厚,他们是这段时间戏曲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参加省内外各种戏曲活动,成果辉煌;他们长年下基层服务,深得群众喜爱。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都慢慢地退出离去,“文革”时期艺术教育的断档,为古典传统戏薪火传承埋下祸根。

【六】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戏曲被冷落了,戏曲演艺团体岌岌可危。

也许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过程;也许是对改革开放掀起的风浪准备不足;也许是娱乐多元化,新的艺术形式多样化了,对转变戏曲原有主流地位不适应。我们也能看到,仍有一些剧团处危不惊,摸索方向,一如既往,艰难前行,仍有可喜收获。

1986年陕西省举办的第一届艺术节富平县阿宫腔《三姑娘》就得金牌大奖,本土编剧,本地演员,朴实无华,优美动人,惊艳三秦。

2002年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渭南市秦腔团创作演出的迷胡《千树万树梨花开》获优秀剧目奖和多项奖并坐头把交椅。

2005年9月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渭南组成演出团,这个团以渭南秦腔团为主体和底包,在闭幕式上演出了大型民间社火舞诗《华山魂》,气吞山河,震撼人心。《陕西日报》配发了评论,得大奖当之无愧,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华山魂》的演出推介了华阴老腔,从此之后华阴老腔风光无限。还有渭南秦腔团原创演出的迷胡《五味十字》,也记录着渭南戏曲灿烂的一页,它被评为中宣部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除此之外,2000年之后,渭南秦腔团继承东府大团传统,坚持演出为本,创新立团。从路树军、雷振宇、张天平、代九奎四任团长还创作演出了《涝池岸边》《小夜曲》《风门》《郭孝义》《青荷吟》《隋文大帝》《天国的百合花》《关中往事》《家园》等十多部原创剧目。这些剧目都下基层为群众演出,参加了陕西省艺术节和省内外重大的其他专业戏曲活动,有的还参加了全国艺术节和巡演,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锻炼培养了演员。先后有卫小莉、张佐群、宋彩萍、樊慧琴、胡香串、刘秀丽、党美丽等十四五个演员取得省级以上优秀表演奖。还是渭南地区专员公署时,成立了“渭南地区艺术研究所”。旨在汇聚编剧人才,从根子上支撑戏曲创作。目的达到了,这支编剧队伍硕果累累,陕西业内瞩目。例如史育民先生,其作品颇丰,《闹社火》《千树万树梨花开》《长城歌》《渭华起义》都获省级舞台大奖。要说渭南当代戏曲编剧,首推富平曾长安先生,才学厚实,痴迷戏曲,耐得寂寞,潜心创作,每每出手,皆为杰作。他创作的《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五味十字》《大秦将军》《红梢林》等剧本连连获得省和国家大奖。曾长安已是陕西戏曲艺术界一个响亮的名字。如果陈彦的戏曲作品因都市风情占尽风光,那么曾长安的农村作品是独领风骚。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县区剧团生态环境极差,但仍有不少戏曲人在艰难困苦中挣扎跋涉。临渭区的张自胜先生,年轻时创作的《审鸡》就获省上奖励,后来创作的大戏《王鼎尸谏》上北京,为临渭剧团写的《桥弯弯月圆圆》《下辈子还要你当妈妈》在省上得大奖也都被调北京展演,新近又创作了《渭华星火》《新任支书李赖狗》并搬上了舞台。

这里不得不说和张自胜联手的史立力先生了,临危受命,从华县到临渭团作了团长,先后推出了《居水桥畔》《桥弯弯月圆圆》《下辈子还要你当妈妈》等剧目。他还是一个戏曲活动家高级演奏员和戏曲音乐作曲者,他和华县同行策划创作演出了《大将郭子仪》《渭华星火》,并为这两部剧作曲作板胡领奏。这两出戏群众反响热烈,又受到业内层重视和支持。他还为蒲城和

白水的两个大戏作曲。

大荔的何满堂,多年来致力

于抢救同州梆子,终使失传的剧种又有新戏《黄河岸边枣花香》呈现于舞台。后起之秀合阳李笑迎编剧线腔大剧《金水弯弯》上了省九届艺术节。

近来最大的戏曲喜讯就是澄城团和渭南团合作的《张富清1948》获得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文华大奖。

“华阴老腔一声喊”,让人猛醒。沉默多年的小剧种老腔,只改变了演出方式和舞台调度小调整,竟能火遍全国,让观之者随它的节奏和呐喊而欢呼跳跃,至少说明戏曲不会消亡,戏曲需要创新。

渭南有剧种11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6个。要说渭南文化让人引以为傲的就是戏曲,戏曲就是渭南最大的文化品牌。戏曲是渭南人的精神家园,伴随着渭南人走到当今。但是应该冷静地看到,戏曲是农耕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必须创新,在形式和内容都要适应现代人生活。特别要知道戏曲是传统文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遗产就不可再生,遗产需要的是挽救保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为“非遗”戏曲把脉,以强烈的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使渭南的戏曲,由历史文化进入时代文明。

致敬,多彩渭南戏曲!

祝福,渭南戏曲再度辉煌!

新闻推荐

大荔县医院新发热门诊启用

本报讯(通讯员刘锦心)12月16日,大荔县医院新发热门诊竣工并启用。据了解,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秉承“人民至上...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送温暖 献爱心2020-12-25 01:15
猜你喜欢:
评论:(渭南是个戏窝子(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