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大荔 > 正文

冬枣进大棚 种植更轻松

来源:陕西农村报 2020-11-12 18: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程立忠

“经过反复改造和试验,荒滩盐碱地上栽种的枣树成活了。改变思想找出路,我们才能带领群众拔穷根,依靠冬枣产业致富奔小康。”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党支部书记薛安全感慨地说。11月3日,安仁镇冬枣产业园的枣农在施工人员的帮助下,将老旧的竹竿大棚改建成钢架大棚。

今年大荔冬枣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下,价格稳中有升,特别是中后期,钢架棉被冬枣售价每公斤12元至24元,比去年同期每公斤高出了6元到8元。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促使枣农对冬枣棚体进行升级改造。

大荔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农艺师杨平介绍,将冬枣从露地栽培创新发展到设施栽培模式,杜绝了冬枣裂果问题,还延伸了产业链,通过不同设施大棚栽培,从5月到9月,冬枣梯次成熟;延长了冬枣的货架期,防止冬枣集中上市造成的价格波动。

小坡村经过村两委和村民的努力,把大片荒滩盐碱地改造成现在冬枣大棚连成片的适种田,由穷得叮当响的“烂杆村”,蜕变为以冬枣为主导产业、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全村现有温室大棚140亩,钢架棉被棚380亩,冷棚1万余亩,年产冬枣1300万公斤,产值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同时带动周边镇村发展冬枣产业20余万亩。

大荔县农技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开展鲜食冬枣栽种技术培训,并深入栽种区进行冬枣生产技能演示,教会枣农标准化作务技术。同时让枣农学会智能机械在冬枣大棚中的应用,并通过手机来实现冬枣大棚的智能化操作。科技创新促进了大荔冬枣产业快速发展,也使栽培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近年来,大荔冬枣以“最佳优生区、设施规模最大、成熟最早、品质最优、品牌最亮、货架期最长、标准化最高、效益最好”等八大特色,备受社会各注。大荔冬枣瞄准了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及高端消费人群,因而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小坡村把枣树“请进”大棚,用设施农业技术,让“大荔冬枣”每年5月初就能在全国率先上市,直到11月,市场上都能见到优质大荔冬枣。而大荔冬枣比我国同一纬度其他地区冬枣要早熟15天,其大棚冬枣比山东沾化冬枣提前上市一个多月,每年8月到次年12月都有冬枣上市,货架期延长,避免了市场风险,让“大荔冬枣”始终能卖到好价钱。

大荔县被誉为“全国冬枣第一县”。全县已建成了21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枣农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成立了300余家冬枣专业合作社及相关企业,建成8个冬枣销售中心、50余座大中型冬枣保鲜贮藏冷库,建立全国直销超市网点1000余处、电子商务平台1000余家。

如今,大荔冬枣产业兴旺,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板块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除了冬枣本身的产值及附加值外,还带来了运输、物流、农资、加工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可观效益。

新闻推荐

莲菜成熟采摘忙

10月27日,大荔县范家镇营田村一带的莲藕地里,种植户正忙着采收新鲜的莲藕。大荔县范家镇依托黄河沿岸丰富的水资源...

大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冬枣进大棚 种植更轻松)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