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刘雪妮 见习记者 任晓彤
金秋九月,雨后的阳光透过崭新的门窗,将大荔县羌白镇留村杨月侠的家照得通透明亮,不仅屋内地面一尘不染,院内也干净整洁,质朴的农房焕然一新。
63岁的杨月侠体弱多病一个人生活,2015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家中房子多处裂缝,经常漏雨,一直寄居在别人家里,住上新房一直是杨月侠的梦。
2017年杨月侠的住房经过鉴定,评定为D级,纳入危房范围。在帮扶干部多方协调下,当年便实施危房改造,杨月侠在原址上建成了20平方米的住房,今年又在此基础上新建灶房,并对户内进行改厕。
“国家政策好,我没有花一分钱,就住上了新房子,我现在种些黄花菜,年底村上还有分红,吃得好住得好,日子美得很。”杨月侠热情地拉着记者的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村的另一边,一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前,洁净宽敞的水泥路笔直向前,一排排绿油油的绿萝整齐地摆放在窗台上,刚刚从村产业园务工回到家的沈双虎正坐在小院里和朋友聊着天。
2017年,沈双虎居住了多年的土坯房被鉴定为危房,他也被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获得补助资金两万元,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危房改造政策,2017年底新房落成,沈双虎从危房搬进了“安全屋”。
“这以前有6间厦子房,我父亲手里人盖的,现在都几十年了,墙上窟窿大,不停掉瓦,根本不能住人,多亏有了党的好政策,我就花了几千块钱,就把这房子盖起了,今年政府又给我换了新门,改了厕所。”沈双虎激动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还帮助我们,我们有信心过上更好的日子。”
自2010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大荔县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534户,突出危改重点,优先保证贫困村和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覆盖,严格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要求,对贫困户住房进行建档立卡,精准认定房屋危险级别,摸清底数,核清对象,并录入全国危房改造信息系统,保证了改造工作的指向性和实效性。
“为有效解决先建后补可能造成的群众无力建房问题,2017年后的危房改造,大荔县住建局统一规划,先行由工队垫付,建成验收合格后拨付补助资金。”大荔县住建局危改办主任韩晓晨介绍说,县住建局还结合本地农村危房实际,邀请专业团队,设计出不同类型C级房屋加固改造方案8套,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固,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危改资金的利用效益。
“最近雨比较多,住建部门的同志基本上都下到一线,对贫困群众的房屋进行再排查,发现问题立刻登记造册,确保让每一个群众都住上安心房。”韩晓晨如是说。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依托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产业融合,建设美丽乡村。”大荔县住建局副局长张鹏说,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同步改厕治理垃圾、创建美丽庭院、建设绿色村庄,狠抓产业扶贫,发展新兴业态,盘活农村业态,让贫困群众生活有奔头、日子更红火。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建锋通讯员高飞飞近日,渭南市大荔县法院羌白法庭调解了一起因占地引发的纠纷案件。原告在诉讼中称,自家的承包地...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