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萍本报记者毕云丹
他个头一般,经常坐在班里最后一排,很少开口说话,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恐惧和落寞。
课堂上,他从不举手发言,即使下课,依然坐在座位上,不与同学闲聊,亦不打闹,安静地守在角落里,很少有人能注意到他。
他是下寨初级中学学生张志(化名),也是严伟老师帮扶的第一名学生。
第一次家访时,严老师很是吃惊。两间靠国家扶贫基金建起的简易房,以及后院3间破破烂烂的旧瓦房就是张志的家。家里的陈设乱七八糟,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里除了父母亲,还有一个高龄的奶奶。
父亲因为一次脑梗后变得痴呆,从此只能干些简单的活计。家里所有的开支主要靠母亲一个人打零工维持。
长此以往,张志很少在人前提到家,提到家人。他的自卑源于内心深处,不语不学似乎成了他对现状的一种放纵。也正因此,他变得极为敏感。
如何帮他走出困境,建立自信?如何让他正视现状,寻求改观的途径,成了严老师帮扶的重点工作。
他开始试着有意识地找张志做一些小事:跑腿找个人、收发作业本,或者让他给其他同学帮忙等等。“不管是找人还是收发作业本,他都要与人接触,这个过程促使他不得不开口说话。”严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张志身上一点点开始奏效。
课堂上,严老师试着把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或者概念性的问题让张志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如有必要,也会让他在讲台上进行简短的展示。“开始的时候,他总是扭扭捏捏,一说上讲台展示,总会有所抵触,但是周围同学会鼓励他。”严老师不厌其烦地想着各种办法帮助张志建立自信。
久而久之,张志开始慢慢开口说话,回答问题时也由起初的磕磕绊绊到稍微流利一些。
课后,严老师鼓励其他同学主动靠近张志,生活上关心帮助他。
有时下课后,严老师故意晚走几分钟,假装检查张志前桌的同学,顺便转到他的课桌前,问问他课堂听讲的情况,虽然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言语能简则简,但从练习和作业上可以看出,他的字越写越多、越写越整齐了,看到这喜人的变化,严老师窃喜,但也不能多说,只是轻轻地说声:“很好,继续!”就是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无人关注的张志眼里有了亮光。
一有空余时间,严老师就找张志谈心,拉家常。有时严老师还把他最近的作业拿出来,让他自己看看,说说自己作业的优缺点,又耐心地帮他纠错,肯定优点,鼓励他再接再厉。
严老师经常奖励进步学生,奖品不是作业本就是中性笔,而几乎每次,张志都在奖励之列。
一天,张志的校服不小心破了个大口子,好心的同学马上想到请严老师帮忙,于是生拉硬拽把张志拉到了严老师办公室。严老师赶紧找出针线,细致地缝了起来。那个同学调皮地说:“你看,老师像不像你的妈妈?”张志的脸红红的,羞涩地低下了头。慢慢地,严老师发现小帅的眼里出现了少有的光彩。
寒冬腊月,同学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张志却身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严老师忍不住问:“为什么不穿棉衣?”他低着头哼哧了半天。原来,个子长高了的他之前的棉衣太小穿不上,母亲又远在苏州打工,而父亲又不能照顾他。
“看见他冻得脸色煞白,顿时感觉揪心地疼。”说起这些往事,严老师眼里泛着泪花。她转身走出学校,在学校不远处沿街的一家服装店张志购买了一件棉衣。
一年过去了,朝夕相处下来,张志的脸上有了笑容,眼里有了光,性格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严老师百感交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单江鹏)7月28日,陕西大荔黄河影视文创基地揭牌,电影《家在黄河边》项目正式启动,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等专家学...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