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单江鹏
正值瓜果成熟的季节,6月5日下午,大荔县官池镇西里村扶贫产业园硕果飘香,一派繁忙景象。
在当地老百姓记忆中,以前的沙苑万顷沙海每逢干旱年份和大风季节,黄沙飞扬,种下庄稼九不成。但如今,这里已建成以牡丹栽培、特色养殖、设施大棚时令果蔬种植三大产业板块为基础的脱贫致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扶贫产业园。
在设施大棚时令果蔬种植板块,种植户郭秋海正在仔细检查着葡萄架。郭秋海目前有16棚葡萄,1棚1亩地,1亩地大概可以产4000斤葡萄。
他以前种植大棚冬枣,积累了不少种植经验,如今种植葡萄,对他来说还是“首秀”。到底适不适合?收益好不好?销售难不难?这些对于郭秋海来说都是未知,周围也没有经验可循。
“镇政府带领我们到云南、浙江等地学习了一年,回来后我们尝试种了1棚,收入8万元。”这样的尝试,让郭秋海尝到了甜头,也打消了之前的顾虑。自今年挂果以来,因为这里的葡萄品质好,郭秋海的大棚里客商来了一批又一批,并给出了35元一斤的收购价格。
不仅郭秋海的腰包鼓了,他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增收。“去年在我这里打工的村民,工资拿得最多的达两万余元。”提起未来的规划,他说,他还想好好研究种植技术,希望可以带领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据了解,西里村扶贫产业园项目围绕产业带动扶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生产力,建成了以南方软枝红心火龙果、新品种系列葡萄、樱桃、草莓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温室大棚75座。园区平沙造田1200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0万株、铺设绿化草坪300余亩,把沙荒地变成了绿洲。同时,扶贫园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着力点,着力开发芍药观赏和药用价值,建成占地100亩药用芍药产业基地,收到明显效果。
新闻推荐
5月14日,渭南市大荔县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暨“一站式”取证中心揭牌。本报记者杨娟通讯员李大跃摄杨扬夏子本报记者...
大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