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才几个月,这河道就变成这样了,真俊啊!”这两天,家住长清区双泉镇满井峪村的李振连,每天一早没事就搬着马扎坐在家门口。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不远处河道旁挖掘机轰鸣,满井峪村连片治理河道清淤工作已经进入尾声。
像满井峪村一样,双泉镇南付、陈沟湾、东庄、北付村的连片治理项目自今年7月1日开工以来,短短三个多月已完成近百分之九十五。随着连片治理项目的开展,小村庄有了大变化。
因村定策
同样是连片整治项目,在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的满井峪村里,满井泉水流淌的河道旁修起了古朴的石栏杆,建起了凉亭、绿道,村内粉墙黛瓦。而在南付村,整治的重点则集中在了道路建设、广场建设上,一条条宽阔的道路通向村内的苗圃基地,为村内苗圃产业铺开了发展的大路。
在连片整治项目中,双泉镇以“一村一特色,一处一景观”为原则,以“保护乡村风貌、凸显乡村风情、传承乡村文明、留住乡村记忆,让乡村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和市民的休闲乐园”为建设思路,突出“魅力双泉”的特色,在各村原有基础上不断加大配套投入,按照“以自然为根本、以乡土为原则、以提升为宗旨、以休闲为抓手、以文化为灵魂、以环保为主线”的理念,实施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不断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真正把项目片区打造成“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美丽乡愁,过得上幸福生活”的示范工程和民心工程。
创新监理
为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双泉镇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连片治理工程指挥部,把乡村连片治理项目纳入主要工作部署,制定周一例会、督导检查、召开现场会等工作制度,完善建立部门之间、镇村之间各负其责、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在项目监理过程中,创新制定了五级监理制度,即区财政局、镇、管区、村、监理单位共同监管工程项目,引入镇、管区、村级监理,区财政局不定期对项目进行监督和督导。五级监理制度对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起到关键性作用。各村工程项目中凡是涉及与群众协商解决的事情都由村级监理协调,对消除阻工挠工隐患、确保工程进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这一创新作法不但进一步整合了管理资源,加强了信息沟通,形成了监管合力,还降低了监管成本,更高标准保证了工程质量。
广泛动员
工程推进的同时,双泉镇借机大力进行村内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入户宣传、召开群众大会、动员党员带头干等方式,让环境整治和连片整治双管齐下。
在北付村,有一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志愿队伍,他们每天自发地在村内进行巡逻,组织村民开展“三清”。队长杜超介绍:“以前村里基础差,大家也没这个积极性,现在好了,路修了、墙刷了,看着这么好的环境,大家都很自觉地开始清理自家门口的卫生。”
为使项目设计更加合理,让项目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双泉镇多次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及时听取群众好的意见反馈,对村民存在疑虑的进行耐心解释,对村民提出的建议进行共同探讨,让每一名群众都成为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和拥护者。
以满井峪村的观泉亭为例,最初该位置是村民用来拴自家养的牛羊,后被设计成硬化道路,村内多名村民向村书记建议,可以修建为凉亭,更加美观还可以用来休息。在多方论证后,这一建议最终被采纳,村民积极配合拆除了原有的护栏。现如今,站在观泉亭里,远远地就能看到喷薄而出的满井泉水顺着河道静静流淌。
目前,双泉镇连片整治项目共铺装广场3500平方米,清除淤泥5500立方米,硬化8000平方米,人行道修建3000平方米,石方量3800立方米,新修文化墙1400平方米,惠及群众3240人……美丽乡村正在连片整治的不断推进中,逐渐描绘出了一幅村村有特色、处处是风景、家家都富裕的动人画卷。
(本报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 李娜 石瑶 纪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娟瓜果飘香时节的同州景色最迷人,迎接着五湖四海的客商;瓜果飘香的同州风清气正,凝聚着干事创业的氛围。这里,积极推行“7+1”工作法,十条禁令、行政效能提升等专项行动让党员干部走出机关,...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