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粒沙苑子。
优质农产品 厚道陕西人
陕西乡村诚信建设巡礼
12月4日,在大荔县赵渡镇黄河岸边,见到正在忙碌收获“沙苑子”的鲁安村村民。他告诉笔者,他们种的30多亩沙苑子在西瓜地套种的,今年沙苑子长得好能产70多公斤,按目前的行情每公斤16元,一亩地除了种西瓜外还能收入一千多元。据了解,目前全镇种植沙苑子在6千多亩,为全国药材市场提供了地道的“沙苑子”。
“沙苑子”又名“同蒺藜”、沙苑蒺藜子,它可是大荔沙苑和黄河滩地区的特产,陕西地道的名贵中药材,入药首见于宋代《本草图经》。沙苑子的茎叶是猪、鸡、兔喜食的饲料,种子还可做精饲料,沙苑子用途较广,是开展综合利用的良好植物资源。但这多年来,受到市场销售价格高低起伏不定的影响,沙苑子的价格一直徘徊在每公斤16元左右。
沙苑子在市场最为红火的是90年代初期,那时候人们对沙苑子的功效和美丽的传说有了新的认识,全县在沙苑和黄河滩一代种植沙苑子就有好几万亩。为此,我当年多次采访报道了有关沙苑子深加工的新闻,也对沙苑子有了全面的认识。记得那时大荔县药材
公司在开展多种经营,发挥经销药材的作用,通过到外地学习、派出人员下乡到农村指导发展种植沙子,引进了加工设备,在陕西首家生产出沙苑子“大唐贡茶”。这种具有一定药效和保健作用的“大唐贡茶”喝起来有种豆香甜味、口感极好,当年在市场销售走俏畅销到省内外。还有那时候大荔县东七乳品厂利用沙苑子配制的“沙苑子”奶粉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的最佳保健品。可惜随着市场的种种原因,都不声不吭的退出历史舞台,也让大荔县闻名的沙苑子被冷落多年。如今,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提高,沙苑子的药效和保健功能从新走上舞台,又回到人们的视野,种植户和种植面积也在逐渐加大,让沙苑子名响全国。
李世居 李峰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朱博武通讯员刘海滨李晓艳)12月9日,大荔县苏村镇女青年小红终于拿到了写有自己名字的户口本,圆了梦寐以求期盼了20年的“户口梦”。1995年6月17日,大荔县苏村镇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村妇在自己家...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