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世居
从1985年大荔县黄河滩区6个乡镇近10万人移民返库开始,30年间,我记不得有几百次到库区,先后拍摄了移民返库、大干苦干、兴修水利、逢年过节、粮食丰收、省市领导慰问等近千张照片,用镜头真实记录和见证了黄河滩返库移民翻天覆地的变化。
翻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再看看大荔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落实财政“一事一议”政策,如今的黄河库区移民犹如生活在人间天堂的小江南,你看那村村硬化的道路、健身器材样样俱全的文化休闲广场,每到傍晚时分,在明亮的太阳能灯光的照射下,伴随着轻快的广场舞,乡下人的文化生活敢和城里人媲美,那才叫乐、那才叫滋润,那才叫幸福呢,真是叫人感叹不已。
大荔县是全国三大移民县之一,1985年,黄河滩库区的6个乡镇近10万人移民开始返库,移民经过多年风风雨雨的颠簸,大多返库回来后都是因地制宜,搭建起简易的草房、瓦房,刚回来的时候,那日子过得也是实在艰难,至今还记得当年陪同时任县长陈智群春节前慰问困难移民,在鲁安村,见到弟兄俩冬季睡在只铺着芦席的土炕上,盖了仅一床被子,靠烧炕取暖过冬,冷的也够呛,叫人看的心寒。
还有一次遇上的事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那是1986年冬,移民局领导慰问特困户,给他们送棉被棉衣,刚到一户困难移民家中,碰巧慰问对象早上刚刚过世,送来棉被刚赶上为逝者铺在棺材,叫人十分心酸,更让人难过的就连棺材也是薄杨树板临时做的,为招呼前来送葬的邻里亲朋,这家主人把唯一下蛋的母鸡宰掉,拿来两个大白菜混在一块一炒,就算一盘菜,移民返库刚赶上大旱,收成又不好,紧把紧就这一个菜搭配蒸馍就算出了“席”,把主人送葬,那寒酸的苦日子,令在场的人不由得掉下眼泪。在那年的艰难日子,小伙子就连说个媳妇也是难上加难,无人跟,大姑娘找个对象,人家一看露天的草房,要钱要粮没有,谁还敢娶。
记得1985年,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76岁的王光美到这里落实“幸福工程”时,在村民的茅草房屋里,见到主人家年已26岁高大苗条的姑娘,头一句就问有对象了没有,她的母亲含泪说家里太穷难以找到对象时,王光美老人拉住姑娘的手,深情地的说“好姑娘,不急不急,咱库区现在又是种枣树种苹果,又是大力发展养牛,往后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好对象多着呢……”也就是,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看现在幸福的好日子,再回忆过去刚返库的艰难日子,现在连想都不敢想,真是天上人间、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那年难找到婆家的大姑娘,你过得可好。
这些都是我当年见到和经历过的一些生活点滴,只可惜,随着这几年家中搬迁和工作调动,有些影像已不复存在。30年间,我到移民库区不计其数,用上千张胶片记录了库区移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国家投资在库区实施了防洪保安、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八大基础设施工程,库区的道路全部硬化,移民群众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村村配套了农田水利设施,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用电实现村村通,住房、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广大移民群众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生活有了翻天覆地大变化,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闻推荐
“我们合作社今年种的第二茬近100多亩高石脆瓜已陆续成熟,一箱两个卖80元,成了抢手货。”10月12日,大荔县两宜镇东高城村高石脆瓜专业合作社社员高兴地告诉笔者。据该村高石脆瓜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安...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