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华 通讯员 贾燕)6月9日,在大荔县档案局第三个“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场地,几位老人在仔细地询问他们家与邻里房屋的划界、有关六十年代职工下放等的历史问题,工作人员一一给予了解答。
大荔县档案局今年在宣传日活动中,针对当地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活中的档案,有的放矢,把档案工作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着力从“职工档案、婚姻档案、移民档案、食品档案、林权档案”等入手,让社会各界携手,留心存档,尽力保存珍贵记忆,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今天的社会提供原始记录,让档案工作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特殊作用,收到明显效果。
据了解,大荔县档案局被命名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目前,全馆档案藏量已达140428【册】20082件,居西北五省县级馆之首。多年来,他们发挥档案工作的作用,有效利用6851卷档案资源服务于民,先后为省市有关部门提供编写“渭南的解放战争”、“朝邑起义”、“大荔年鉴”等书籍,和干部职工离退休、移民扶持、林权、落实政策、养老保险统筹等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有力的证据,共接待来自县内外查档人员上万人次,提供案卷6851卷。
新闻推荐
6月12日,播种机在播种秋粮。近期,大荔县赵渡镇的小麦刚刚收完,播种机紧跟其后,抓紧时机抢种秋粮玉米。本报记者徐秦生摄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