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澄城 > 正文

核雕上的人生百态

来源:渭南日报 2020-04-10 09:50   https://www.yybnet.net/

?特制专用的雕刻刀具

?拇指一般大的蝴蝶

活灵活现

?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颗被雕刻的果核

?作品《对峙》

?核雕吊坠

本报记者 姚二曼 刘雪妮文/图

“半圆型的坟冢之上,两团云雾似青烟般袅袅升起,云端处停落着雌雄两只蝴蝶,面对面、触角挨着触角,含情脉脉。”澄城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王红斌将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最为精彩感人的化蝶情节,在核桃与杏核上完美展现,其技艺手法让人惊叹。

4月5日,记者有幸目睹了《梁祝》核雕作品,圆型“坟冢”由半个铁核桃打磨而成,铁核桃本身的褐红色,与核桃表面凸凹不平的纹路,正好形似一座“坟冢”;“坟冢”中冒出的两团“云雾”,则是整个核桃掏空以后,在核桃的表皮纹路加以雕刻,一圈一圈的“云团”轻盈地盘旋而上,将化蝶时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最为精巧的部分,当属两只蝴蝶,他们由同一个杏核,破开两半,雕刻而成。雄的威武高昂,雌的含蓄委婉,四目相望,触角相依,情意绵绵。

这两枚如拇指大小的蝴蝶,翅膀薄如蝉翼,姿态优美,振翅欲飞,上面每一道深深浅浅的花纹都不尽相同,眼睛如针尖大小,却灵动传神,“梁祝化蝶”在王红斌的精细微雕中得以重现,意境却更加深远。

王红斌的秦派核雕有别于平面雕刻,是立体微雕,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形神兼备。作品中往往需要用剜、刻、拨、挑、刮、削等数十种特制的专用刀具与技法,根据果核结构中空的特点设计题材,在一核上雕琢大千世界,一平方厘米之内山水鱼虫、人物鸟兽活灵活现,微乎其微之间展现了故事起伏和形态情景。

《梁祝》整个作品更是微雕技艺的一次集成展现,王红斌向记者介绍道,整个作品中,最难的部分就是“两团云”,他们是由一个核桃雕成,核桃被掏空后,表皮没有支撑,云团的纹路全靠着雕刻时手的力度来把控,稍有不慎就会断掉。王红斌说,整个作品最薄的地方能照出影子来,而作品中最传神的两只蝴蝶,大胆运用了破核技法,这不是简单的劈开就行,雕刻都是借势而成,蝴蝶的翅膀、尾巴、头部如何布局,下刀之前心里已经演练了上千遍,这不仅考验着雕刻人的熟练技法,还有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能力。

王红斌的核雕是以微雕见长,主要靠着手眼协作,眼到之处,手必到达,以手部的微动来完成。王红斌这样形容他的雕刻状态,全身心投入,就像百米赛跑一样,只能向前跑,停不下来,经常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因为需要安静的环境,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夜间完成,《梁祝》前后花费了三个月才完成,也是一种毅力的考验。

“自己打小喜欢艺术,也付出了很多,当年为了学美术,必须到城里条件好的学校,当时城里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刚开始住在会议室,最后借住在同学家,数九寒冬,有一次取暖的暖壶漏水,早上起来脚和褥子冻在一块了。”回忆起以前艰苦的学艺之路,王红斌感慨万千,这么多年对艺术的追求始终未曾改变。

美院毕业后,王红斌先是在学校当老师,后来转入机关工作,但从来没有放弃过,研究核雕二十多年,作为秦派核雕的代表人,技法主要是浅浮雕刻和镂空雕刻为主,材料大部分取之于当地,以核桃、桃核、杏核等果核为主,为此王红斌还培育了自己的核桃园,从种树、嫁接到雕刻、鉴赏,核桃成了他最了解的“人”,遇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异形核桃,他马上收藏起来,作为创作的主要材料。

王红斌的雕刻工作室是一间窑洞,到处散落着雕刻的痕迹,一张靠在墙角的桌子,已经看不到原本的颜色,上面全是雕刻用的工具,一盏老旧的台灯,两块磨石,经常使用的磨头以及各种型号的刻刀就有上百种,可以想象很多个夜晚,他都是静静地坐在这里,全神贯注地,一刀一刀地雕刻着属于他的“微观世界”。

“雕刻不是简单的模仿,不能仅仅停留在雕刻的技法上,更需要有思想有灵魂的作品。”王红斌认为,一个好的核雕作品要有故事,要有独一无二的灵魂,就像英国作家王尔德诗句那样,“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他的目标是向大师看齐。

在王红斌的作品展示室里,珍藏着他近年来的一些代表作品。2018年所雕刻的《对峙》,在一个椭圆的核桃上面,一只蜜蜂和一只小昆虫相互对峙,怒目圆睁,互不相让。王红斌说,这个作品反映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椭圆的核桃就像一个地球,而蜜蜂和昆虫则是地球上一大一小两个国家,黄豆大小的蜜蜂翅膀半开,目视前方,而米粒大小的昆虫,则翅膀闭合,全神贯注,盯紧对手,对峙时紧张的感觉像要一触而发。“微雕中特别是眼睛、细微的面部表情,几乎小到了微毫米,这些都要在显微镜下雕刻完成。”王红斌说,以前学习画画,细微的画不出来,但核雕不仅能雕出来,而且更加立体逼真,更能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展现出来。

王红斌的作品不仅有家国大事,还有着乡愁趣味。《夏收》是在一把普通的鞋刷柄上雕刻而成,鞋柄的侧面有一顽童躲在角落,手中拉着长绳子的一端,循着绳子另一端是一个捕鸟竹筛,竹筛旁是一个个麦草垛,还有晾晒的麦子、搅麦耙子、簸箕,夏收时麦场情形逼真地呈现了出来,柄端还有另外一个小孩,趴在地上看着这一切,这不就是我们很多人儿时珍贵的回忆,值得细细品味。

王红斌说,他的作品数量不大,但每一件都是用心打磨,今年是鼠年,他用12颗山核桃雕刻了一条“年年有余”的手钏,每一颗上面都有一条鱼,搭配有中国吉庆寓意的荷花、莲藕和金元宝等,12条鱼姿态各异,其中一颗上雕刻了一只顽皮可爱的小老鼠,米粒大小,与上面的鱼、金元宝、莲藕相映成趣,每一颗都是一幅精美的图画。

“果核上做画,让作品讲故事”,这是王红斌从事核雕艺术多年的感悟,每一件作品都无法复制,雕刻不仅有技法,更是用心去体味人生百态后的一种情感升华。

新闻推荐

澄城县不误农时抓实春季农业生产

本报讯(记者韩乐通讯员杨龙龙)连日来,澄城县严格落实农村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面恢复春季农业生产,全力组织春耕备耕,确保不误农...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核雕上的人生百态)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