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有致的拴马桩,彰显出西安美术学院浓厚的艺术气息。(记者 杨力 摄)
■记者陈黎
在“博物馆之城”西安旅游,即使看过众多文物古迹之后,踏入西安美院,依然会被校园内四处林立的“庄户人的华表”所震撼。——一根根拴马桩,像历史的旗杆插入土地,诉说着岁月沧桑的变迁。无论是抱着艺术之情还是欣赏之意,自觉打卡留念是每个初到这里的游客和市民的一致举动;也是这里一代代学子生活、学习的珍贵记忆。21000多根拴马桩的藏量位居全国第一,背后是西安美院半个世纪、至少四代人对民间美术的挖掘和搜集整理,才有了今天独一无二的校园拴马桩博物馆。
校园“变身”露天拴马桩博物馆
拴马桩,在西安美院是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仿佛随处可见,但又是精心布局,在人工湖等四处集中体现。“目前校园内有9600多根展示,学校收藏量21000多根,无论数量、质量还是艺术价值都是全国第一。”研究了30年拴马桩的朱尽晖,是西安美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学生时代起,他就随着老师保护、搜集拴马桩。这也是学校对民间美术保护的传统。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就在陕西全省特别是东部、渭河两岸、蒲城、澄城、富平、合阳等地开展对民间美术的保护性抢救。”朱尽晖记得,当时西安美院派了3个工作组到不同区域。“我上世纪90年代参加了其中一个工作组。”朱尽晖说,这种对民间美术的收集可谓历久弥新,有传承、有积累、有系统。尤其对拴马桩的文化源流、文化内涵、民风民俗、历史题材、人物特征、动物造型、雕刻手法等方面进行梳理。
记者获悉,西安美院对收集的拴马桩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发现人物形象类包括民族形象、宗教形象、福禄寿形象等;动物类常见的有狮子、猴子、鹰、青蛙。寓意各不相同。从这些形象上,可看出当时这个地区的民族的信仰、多民族的交融和丝绸之路的关系。“校藏一根拴马桩有明确的纪年,明末造于渭南。我们发现的有确切纪年的拴马桩,只有四五十根。”朱尽晖说,这个数量很少也很珍贵。时光荏苒,收藏早期可能几十元一根,如今有的几千元一根。而在艺术品市场成交最高价达到20多万元一根,价值不菲,也反映出对濒临消亡的民间美术抢救的重要性。
拴马桩千姿百态的形象,引发大众关注,本身又有丰富厚重的内涵。可以说,每一个拴马桩都是一部家族史、地域史、文化史、艺术史。也因此在西安美院这场民间美术保护的“持久战”中,几代人一直对拴马桩情有独钟。朱尽晖说,无论从考古学、美术学、社会学等哪个角度,都能找到研究它的深层意义。
拴马桩的保护与研究代代相传
对西安美院的学子而言,拴马桩已成为他们生活、学习和表达的一部分,亲近感不言而喻,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前两年雾霾天给这些拴马桩戴上口罩,就被广泛报道,体现学子对于自然、对于人的担忧和关心。比如每到天气好的时候,就会有学生把被褥搭在拴马桩上晾晒,成就一道有趣的风景。
这种方式可能就是艺术院校的特征,天然又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最好结合,也体现在拴马桩上。朱尽晖说,拴马桩在学校是无法取代的艺术品,也是校园文化的汇集点和展示点。如今的拴马桩,不仅是西安美院的标识,也是陕西艺术和中国文化的一个标识。
据介绍,拴马桩兴盛在关中以东、渭河两岸。因为当地的石质细腻、便于雕刻,于是就地取材,方便大量雕刻。战马奔腾,最早的拴马桩是因战争需要而生。
“拴马桩最早雕刻的形象,是胡人形象、骑狮或驮狮的人群。后来逐渐形象变化为有中国传统信仰,道教、佛教,还有动物、人物及草原民族鹰的形象。”朱尽晖说,历史进程中其作用也在发生变化。从最早的拴马功能,到成为军队军营的标识,再到一个部族地位的象征。清末期到民国初期,拴马桩被达官贵人广泛使用。
“很多艺术考察者、观赏者愿意到西安美院来,很大的原因是拴马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最好的和市民、游客沟通的方式。”朱尽晖说,如今的西安美院已经成为一个天然的拴马桩博物馆,背后是历时半世纪、最少四代人的付出。不仅有老院长、老艺术家,也有青年研究者和如今的在校学子。
如今,拴马桩仍是西安美院研究的宝库,民间美术也是博士、硕士培养和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传承继续,保护与研究仍相伴而向。
新闻推荐
记者韩乐通讯员杨龙龙今年以来,围绕脱贫攻坚工作,澄城县迅速行动,扎实开展“一补两送一议”活动,确保“补得真、送得实、议得...
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