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志敬通讯员高智育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在“八个一批”脱贫政策中,产业扶贫是核心。作为曾经的资源大镇,白水县西固镇又是如何依靠产业来带动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的呢?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西固镇党委书记马振华。
记者:马书记,西固镇曾是产煤大镇。煤炭黄金十年期,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产业单一、采煤沉陷等瓶颈也制约着西固镇的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西固镇党委确定的产业帮扶思路是什么?是如何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
马振华:近年来,西固镇围绕“稳果、旺菜、兴畜、扩粮、提质”的农业发展思路。在发展好传统种植业的同时,因势利导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向精细化、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持续推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大胆引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花椒、葡萄、樱桃等特色产业,目前,全镇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新格局。
依据脱贫攻坚、产业优先的方针,我镇产业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农业产业化、设施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要求,以加快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着力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好特色种植业,努力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率;完善落实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多层次强化产业发展;突出群众自主,整合扶贫资源,坚持创新管理机制,通过全镇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到2020年达到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一村一品带动突出、贫困群众全面脱贫的目标。
记者:通过了解得知,西固镇将以五大园区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请详细介绍下五大园区。
马振华:一是以大棚蔬菜为依托,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区。以四河(王河、油王河、武家河、下河西)、文化(东文化、中文化)、西固为中心,建设万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辐射带动东固、器休、扶蒙及雷村、故现、三龙、甫下等10个行政村发展大棚蔬菜,力争解决剩余劳动力1.3万人。依托贝蕾王、田园丰等蔬菜专业合作社,西农专家领衔的园区专家工作团,加大推广礼品西瓜、甜瓜、西红柿等新品种、新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发挥示范效应,提升设施大棚效益。
二是以北部果业优生区为依托,建设果畜结合有机苹果产业示范区。以扶蒙、器休、东固和西固为核心,以圣鹏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大力建设优质矮砧苹果示范园,建设现代畜牧养殖基地,实施老园改造项目,修缮田间灌溉设施,大力发展畜果结合有机苹果示范区,切实发挥苹果主导产业的优势地位。
三是以特色种植为突破,建设特色水果产业园区。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着力培育一批以葡萄、桃、樱桃、花椒、红薯、药材等适宜龙山区域5个行政村的特色种植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地”的效果,逐步形成规模,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四是以规范土地流转为核心,加快建设农光互补产业园区。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合理规范土地流转,做好故现、雷村的农光互补产业园区,加快推动南部的畜牧养殖示范区建设,带动农民增收。
五是以集镇贸易为依托,发展电商微商平台,做大做强新型商贸流通产业。以现有西固、雷村两个街道集市为依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培育发展电商微商企业,带动有志农民创业就业;发挥现有果蔬龙头企业、果库仓储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多渠道助推农民增收。
建设五大园区外,还将以传统农业提质增效为根本,确保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用足用活国家三项补贴等惠农政策,积极发展地膜玉米、良种小麦等基本农业。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种粮积极性,在白澄公路、西雷公路沿线集中建设地膜玉米2000亩,发展新优品种桃200亩,并注入适宜本地环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
记者:产业扶贫是为贫困群众植入造血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请展望一下,五大园区建成后,社会效益如何?
马振华:通过扶贫项目的全面实施,将有力地促进我镇16个村现有的3543名贫困人口脱贫,给贫困群众带来资金、技术、政策等诸多方面的收益,使贫困人口减少85%以上,贫困家庭拥有一至两项增收主产业,贫困发生率、返贫率得到有效遏制,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切实改善,实现区域产业发展规模、效益“双增长”。
新闻推荐
渭南项目建设摆“擂台”书记市长带队观摩打分 边学边议 谋求大发展 实现追赶超越
9月27日至9月29日,渭南市2017年度综合观摩在硕果飘香的金秋时节拉开序幕。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市长李明远带领渭南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以及市直部门负责人,统一乘坐大巴,深入各县(市、区),驻足于一处...
白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