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种艳通讯员郝泽超肖力)自7月中旬白水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违法处理站进驻县行政中心以来,违法处理窗口全体民警立足日常工作,以“办事更快捷、行为更规范、作风更踏实、服务更优质、群众更满意”为目标,规范交通违法处理流程,以多种形式全力提升交通违法处理服务水平。
设立互联网违法处理窗口,强化工作措施。在违法处理窗口配置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设立免费互联网服务体验区,引导办事群众扫描下载安装APP“交管”手机客户端,手把手指导群众如何在电脑上、手机上登录互联网交管服务平台,为群众现场讲解互联网平台查询交通违法、处理交通违法的操作流程,大力推广互联网违法处理业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在家办理,缓解了违法处理窗口排队难的问题,减少了群众办事成本和时间。
大力推进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措施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对前来咨询、查询、处理的办事群众,能办理的立即办理,不能办理的耐心解释。同时,在处理电子监控交通违法信息时,违法处理站工作人员按规定向当事人公开证据照片,认真核对发生违法行为的驾驶人与当事人是否一致,告知当事人办理违法处理业务需要的证件,让当事人一次办结完违法处理业务,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工作制度。交通管理大队定期对违法处理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学习违法处理的新业务、新规定,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精神面貌,更好地服务群众。
在大队的高度重视和窗口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公安交警窗口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在白水县行政服务中心连续几个月获得“红旗窗口”称号,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办事群众的好评。
新闻推荐
紧扣“三镇”目标唱响仓圣名片 ———白水县史官镇创新推动“四五六”战略纪实
通讯员冯建涛张亚锋本报记者陈志敬白水县史官镇,因黄帝史官仓颉葬于此而得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就坐落于此。作为白水县打造华夏四圣文明传承区的核心区域,在该县“四区”目标、“五新”蓝图...
白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