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县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白水新闻 > 正文

挖掘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 上接第一版

来源:渭南日报 2016-07-28 21:03   https://www.yybnet.net/

白水县“百姓家教家风”文艺宣讲团在北塬镇杨武村演出。

(上接第一版)

地处关中北部的白水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以仓颉造字、杜康造酒、雷公造瓷、蔡伦造纸为主要贡献的“四圣”文明源远流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白水人民,秉承了“四圣”敢于创造的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在家训进万家活动中,白水县大胆创新,组织县剧团、秦风剧社、雁山剧社、仓颉影子社等文艺团体,百余演职人员,成立了“百姓家教家风文艺宣讲团”。以非遗项目曲子坐唱、洛北秧歌、传统戏曲北路碗碗腔影子戏和快板剧、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向群众宣传家风家训。让群众在喜闻乐见中接受教训家规的教育熏陶,也让一些富有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形式,古韵唱新曲,焕发新光彩。

“你咋能对我妈这样呢?你这是虐待老人!”

“咋,你妈是妈,别人的妈就不是妈么?”

在城关镇郭砭村百姓家风家教文艺宣讲团汇演现场,小品《婆婆也是妈》正在上演。讲述的是一位好吃懒做的媳妇长期虐待婆婆,正在上初中的女儿文文,看不惯母亲不孝敬奶奶的行为,联合舅妈和外婆上演了一场“苦肉计”,恶媳妇兰草最后认错变孝顺的故事。

台上,媳妇扮演者的表演到位,台词犀利,恶媳妇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台下,观众们嬉笑怒骂,如痴如醉。似乎,文艺汇演比节目本身更有魔力。节目结束了,但掌声和欢呼声仍经久不息……

在史官镇丰乐村“百姓文艺宣讲团”的现场,村民聚在一起,饶有趣味地观看演出。三三两两的小孩,欢呼着从舞台下方跑过,嬉笑声让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喧嚣起来。

“孟母三迁曾教子,孔子学说贯古今”,只见台上一位老者手弹三弦,脚击木鱼,自弹自唱地表演起了《孟母三迁》。这位老者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子坐唱的传承人申炳勤。拨拉弹唱之间,老者用浓郁的地方方言和干净利落的节奏,幽默风趣地讲述着“昔孟母,择邻处”的典故,半弹半唱间,向世人讲明善恶是非,教化人们以真善美待人。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兴起时不禁身子摇晃,随声附和,拍手叫好。村民韩粉英对记者说:“这戏演得非常好,让自己明白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以前常是孩子在一边写作业,自己和村上来串门的人三五成群聊天或打麻将,现在再也不能这样做了,教育孩子终于得法了。”

白水曲子坐唱,又名曲子弹唱、念曲子。是一种古老的以坐唱为主,以盲艺人表演的民间曲艺表演形式。它在民间土生土长,源于说书、眉户小曲等民间曲艺音乐,用陕西渭北地区方言直接演唱眉户戏。形式活泼、语言幽默。今天,白水县家教家风活动,让这个逐渐流失的民间艺术,以新姿态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截至目前,白水“百姓家教家风文艺宣讲团”先后编写了北路皮影碗碗腔《劝女》、皮影戏《老笼记》、小品《家和万事兴》、音乐快板《好人刘西贵》、洛北秧歌《四妯娌夸婆婆》等60多个家风家训文艺节目,已在全县演出20多场,今年将演遍全县124个行政村的一半以上。用本土方式、本地方言演绎“家训”,叙说家风,深得群众欢迎。这正是传承推广白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草根文艺”正能量。

作为传统文化节目主创人,尧禾镇今年已经70岁的刘高友老人,鹤发童颜,思维清晰,精神矍铄。他对记者说:“要说世上,先看戏上。我们就是通过艺术创作,帮助群众‘找回’被遗忘、被忽视的家教家风,矫正重知识教育而轻德行涵育的家教偏差,通过家风这个小切口,就把宏大凝练的核心价值观阐释得更具象、更丰满、更生动。同时也找回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延传的根基。”

—将“立”家训与“送”家训相结合。让立家训的过程,成为教育、影响和熏陶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过程,带动民风和社会风气向善向好。

家风是一家或一族在世代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为人处世之精神风貌的总和,它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家风、家训既具有传统社会里的人情,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期待的向善力量,其价值不仅获得家庭成员的认同,还能辐射到非家庭成员中,进而提升整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

去年春节前夕,白水正式启动家教家风系列活动。活动一开始,白水县委就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系统布局,要求将立家训与送家训相结合。深入群众,深入每个家庭,和群众一起忆家史、帮助群众立家训。并把群众拟定的家训,统一免费书写装裱,再“送”回群众家中。让立家训的过程,成为一种教育、影响和熏陶群众的过程。

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县关工委、县妇联、团县委、各镇办等部门和单位,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在全县范围内征集好家训及优秀的家风故事,通过征集活动,让群众自己推、自己评,归纳集结成白水《家训锦集》,并向全县17个家风家训示范点发放了5000多本,供群众学习借鉴。

在家风家训这项工作中,白水县关工委早觉悟、早动手,从2014年开始,就组织由老领导、老教师组成宣讲团,利用三个月时间,走进全县的7镇1街道办,通过“家长学校”向学生家长开展家风家教宣讲活动,宣讲抓家教、立家训、树家风的积极意义,并着手编写《白水家风家教集》。2015年春节前,白水全县启动家风家教系列活动,白水县关工委也不甘落后,深入学校、深入社区,在全县组织“小手拉大手、全家携起手、讲家教立家训树家风”活动,在全县数十所学校的2.9万多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家庭会,让学生作为小主人、小家长,和家中长辈重温祖传家训,共同拟定家训。

“众人即是圣人,家训家风都是群众最精髓的思想。”手拿已出版的《白水家风家教集》,白水县关工委秘书长张正印告诉记者,编书过程中他和其他编辑利用47天时间,逐户走访全县103个家风家教典型示范户,和群众一起忆家史、立家训,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农家庭院,仔细聆听示范户朴实而典型的家风故事,挖掘整理平凡人家的持家、治家、教子理念。最终编成《白水家风家教集》。“智慧在民间,为人须恭谦”,张正印感慨。

其实,最受感动最受教育也最受益的是群众。刚过不惑之年的侯保智,已是白水县盛隆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当采访的同志提起他的成长历程,和他一起忆家史时,一下子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也最坚强的部分,他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侯保智祖父兄弟4人以诚为本,以德服人,创办“茂盛祥”杂铺,名扬四方。父辈兄弟8人,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下,团结一致,凭着一股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开办油坊、粉坊,让侯氏家族收获了“油坊家”的美誉。而曾经年少的侯保智只身在外闯荡,却惨败商海。但最艰难的时候,他时刻不忘祖辈的精神,不轻言放弃,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下矿挣钱,还清外债,在贫寒中历练,在逆境中奋起。如今,侯保智从昔日的苹果经销户变成拥有年产值上亿元,集果品购销、冷库贮藏、外贸出口等一体化的民营企业家,被推选为尧禾镇水苏村村委会主任,发动村民开展荒山育林工程,让2000余亩荒地披上绿装;推广科学种植、养殖,倡导种植苹果新品种,使得村民人均年收入飞速增长;投资8万元改造村民用电,带动一方群众尽快脱贫走向富裕。他说自己正是秉承祖辈的精神才走到了今天,听过他和家人的故事,县关工委的同志和侯保智一起提炼出了“诚实守信、自强自立,勤俭持家,辛勤劳动,艰苦创业”的侯氏家训。侯保智激动地说,这正是他们家族几代人所坚持和遵循的精神。

如今,8000册《白水县家教家风集》,被分发至全县各中小学、党政机关,在全县进一步形成传承家风、弘扬美德的浓郁氛围。

家训出自群众,根植于群众,是每个家庭一代人或者几代人家教经验的凝练和总结,便于传承、记忆。而在农村,许多家庭有教育思想,有教育行为,但还没有形成一套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完整的教育思想。所以,白水县在全县帮助群众立起家训的同时,又组织当地的书法家为村民书写群众家训,并统一装裱,再免费将家训“送”回群众家中。

7月14日15时,在史官镇丰乐村村部的小广场里,早已聚集了四、五十位村民。此刻,距离家训发放仪式开始还早了40多分钟。15时45分,家训发放仪式开始。等候多时的村民种江海听到喇叭里喊出自己的名字时,连忙伸手整了整有点褶皱的衣领,乐呵呵地快步避开拥挤的人群,径直朝着台上走去。“麻烦让一让,可不敢耽误我上台领家训的功夫”。在领到装裱精致的“穷有志气,富有品德,学有所成,业有所精”家训时,他喜滋滋地走下了台。“之前都是家里的老人口头教育我们做人做事,现在县上帮我们把父辈的言传身教变成了书面语,装裱好挂在家里,警告自己的同时也教育我的下一代”,种江海说。当天,白水县委宣传部现场共为丰乐村354户群众发放了装裱好的家训。到目前为止,白水已为全县17个家训示范点的1500多户群众免费书写装裱了他们的家训。

家教家风是最能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小家庭的涓涓溪流汇聚到一起,更能蕴蓄出吞吐日月的磅礴力量。白水县在帮助群众立家训的过程中,更重视家训内容的传承和创新。

走进雷牙镇南张村村民刘连会的家中,庭院干净,绿树成荫,小风徐徐,让人倍感舒适。连续三年获得村“先进志愿者”称号的刘连会平日里总是忙碌地穿梭在村里广场舞表演、自乐班演出的现场,递热水,抬设备,是大家眼中数一数二的“热心肠”。在这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里,“诚信立家、勤俭兴家”是影响他们三代人的家训。谈到这个家训的影响和作用,刘连会深有感触地说:“家训犹如一位‘先生’,教导子孙后辈如何做人做事;亦如一位‘法官\’,调解家中矛盾,家和万事兴;更是一面‘镜子’,让家人时刻自省。”

像刘连会这样,通过立家训,许多家庭发现了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精神内核:有的说是孝道、行善;有的说是忠厚、勤俭;有的则要求儿孙们“学劳动、学做人、学过日子。”在这个过程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温良恭俭让、礼仪廉孝忠”的中华民族道德和文化精髓。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期的家风也绝不是传统伦理的翻版,历史的变革,或早或迟,总会赋予家风、家规、家训以新的意蕴。正因此,白水县在帮助群众立家训过程中,注重结合时代特点,让家训的内容更符合现代家庭教育的特征。深入挖掘许多现代家庭在家教上的理念、观点和方法,突出孩子的意志力、受挫力、吃苦精神、创造创新等精神的内容提炼,也奠定了现代家庭家规家风形成的根基。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须遵循的祖训,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每个人都流淌着先人的血液,承载着先人的基因,传承好‘家风’,既是出于对先人的崇敬,也凝聚着对后代的美好期盼。通过家教家风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百姓对‘家\’的认同,也提升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对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认同。”白水县县长张全才对记者说。

——以各种评选活动和纪念活动为载体,让家训家风成为指导群众一言一行的座右铭,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家风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也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包括传承价值观、伦理观与道德观,也包括传承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优良的家风、家训其终极目的就是达到“家和”,达到“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常态化开展,白水县利用重大节日特别是“春节”“六一”“重阳节”等节气,在全县集中宣传展示文明新风、教子有方、孝老爱亲等不同类型的家庭典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讲家庭和谐故事、晒家庭幸福生活、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之中,创造幸福生活,营造优良家风。

村民张炳彦家持续了27年的“家庭年会”,让我们感慨不已。

2015年的除夕夜,在林皋镇新卓村,鞭炮声声,四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在村民张炳彦家中,一年一度的“家庭年会”如期举行。这个四世同堂,有二十七位成员的大家庭,畅所欲言,其乐融融,不仅总结个人当年的工作,也制定了每个人下一年发展的工作和学习计划。时光飞转,家庭年会的举办要从27年前说起。

1988年除夕,张炳彦曾写下了一份“我的前半生回忆”家史文稿,宣读给孩子们听。忆起过往家史,张炳彦不禁泪流满面,“孩子们,回忆过去是伤痛,面对现实有艰苦,顶风破浪是英雄,挑战未来有光明。”看到老泪纵横的父亲,儿女们低声安慰道:“爸,您放心,我们要为咱家争光,为您争气……”在父亲精神的鼓励和影响下,兄弟几人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共同致富。如今,个个日子美满幸福,红红火火。如今,“家庭年会”已由张炳彦的儿子们轮流承办,早已成为了全家人家庭发展的总结会、动员会和家风建设的传承会。“家庭年会”开出了一个和睦文明、兴旺发达的家庭。

如今白水号召全县群众每逢春节、中秋、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召开家庭会,传承家庭教育的良好习惯,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

“好的家风家教不仅在纵向的代与代的延传中确保了家族成员的健康成长,而且在横向的辐射与熏染中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对其家庭或家族成员而言不仅是一种无形的规约,而且是一种潜在的人生信仰,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其家风的‘流动载体\’,到一方就影响一方、熏染一方。因此,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社风、民风以及政风、党风,好的家教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白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隋晓会说。

县上还号召各镇各村,举办经常性的评选活动,使群众时刻用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文明新风尚要求自己,让人人心中始终都有一把“尺子”,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

农历六月初九,雷牙镇南张村第十六届“敬老爱幼节”表彰如期举行。在村里小广场上,数百名村民受到表彰,奖项涵盖“孝顺好儿女”“互敬好婆媳”“和睦好夫妻”“教子好父母”“和睦好家庭”等十多个奖项。宋亚娣是这次受表彰的好媳妇之一。她数年如一日伺候公婆的故事,也深深地打动着父老乡亲。“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大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在这里,家风和,民风淳,村风正。“将家规家训与创建‘最美家庭’、美丽乡村、优美庭院等活动结合起来,以‘村风评议\’倡导新风尚,以‘最美’引领新风尚,以‘道德品牌\’培育新风尚,唱好大合唱,唱响最美歌,推动全体村民形成知荣辱、树新风的良好环境。”雷牙镇南张村支部书记党文哲对记者说。

如今,白水县在家风家教进万家活动中,还有更大的动作。隋晓会部长告诉记者,县上正着手筹建白水县家教家风馆。白水县家教家风馆初步规划将涵盖历史名人家风故事、无产阶级革命家家教典范、模范人物家教事迹、白水优秀家庭展示、尧头优秀家庭风采等内容,将利用声光电技术,以展板和史料结合方式展示白水家风家教悠久历史,大力弘扬家训文化,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县上已于今年3月,通过媒体发布公告,呼吁群众积极参与,捐献家规、家训、家书、家谱。群众的参与热情很高,记者在县委宣传部看到了70多件颇有年头的老物件,向世人诉说着一个个家族特有的兴盛与过往。有的群众捐出了体现家教积极意义的老照片及书画作品,有的群众拿出了凸显中华传统美德的民间工艺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作品,有的群众则捐出了年代久远的牌匾、题字及题联等。大杨村一村民家传承百年的“抚婴成家”牌匾、西固镇一村民刻有家族变更历史的石碑等多件珍贵的文物也将在白水家风家教馆展出。

如今,家风家教系列活动的开展,让白水大地换新颜。忆家史、立家训、树家风早已在村庄、企业、学校落地生根。群众纷纷感慨地说,自家的娃娃近来感觉“顺溜”多了;村干部尤为感慨,家风好了,村风好了,就连村民的思想工作也好做了,村上各项工作也好开展了;村上做生意的能人也在诚信经营下生意越来越火!

“白水县创新载体,开展的系列家风家教活动,把塑造好的家风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起来,与推动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相结合,贴近百姓,带着温度,生动活泼,接地气、见效果,达到了提升群众道德文化软实力,传播向善向好正能量。为各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现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孙红旗也感慨道。

是的,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的文明乡风,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农村文明建设的追求目标。白水县坚持以“好家训好家风”带动好民风好社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浸润道德土壤、净化社会风气,为文明乡风提供丰富滋养、注入不竭活力!

新闻推荐

11岁姑娘为山村中学生教英语

本报记者陈志敬石小荣这段时间,白水县北塬镇却才村的村部里,20多名中学生聚在一起,认真聆听大上海来的小“老师”宋子蔚为他们辅导英语。“阵阵读书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也引来不少村民稀奇的目光。今...

白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挖掘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 上接第一版)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