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 文登新闻 荣成新闻 乳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威海市 > 乳山新闻 > 正文

“乳山牡蛎”品牌叫响,张鹏回村干起“老本行” “蛎二代”开直播成“网红”

来源:大众日报 2019-02-10 1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彭辉

本报通讯员王嘉王文琪

“春节前后的乳山牡蛎最肥美,特别是金牡蛎这个新品种,个头大、外观金黄,肥满度基本都在八成以上,深受网友喜爱……”2月7日,大年初三,乳山市海阳所镇小青岛村牡蛎养殖户张鹏和同事一手拿牡蛎,一手拿手机,在牡蛎加工车间内开始网络直播。

“2018年人气最高的一次直播,我卖了5000多斤牡蛎。虽然春节期间快递停发,但这也是网络宣传最佳时期,大家有空上网休闲。”张鹏说。

今年35岁的张鹏算得上一名“蛎二代”,早些年跟着父亲养过牡蛎,可那会儿牡蛎的清洗、筛选全靠人力,不仅累而且牡蛎价格也卖不上去,看不到未来的张鹏便外出打工谋出路。张鹏在外做过销售、跑过运输,背井离乡在外一年下来挣个五六万元。随着“乳山牡蛎”在全国叫响,张鹏前年回村干起了“老本行”——养牡蛎。现在他开办了自己的牡蛎加工厂,有800亩的牡蛎养殖区,还创建了自己的牡蛎品牌,旺季时,他的牡蛎加工厂每天进出4吨牡蛎,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牡蛎大咖”。

为何要回小渔村干老本行?张鹏说,一是收入有了保障,乳山牡蛎的品牌得到市场认可,价格随之上涨,每亩牡蛎净利润能达到1800元;而且当地推出了牡蛎保险,一旦受灾,每亩最高赔付5000元。二是科技支撑,近几年市里引进“海大一号”“海大二号”“三倍体”等牡蛎新品种,还有专家包片入户做好配套技术推广。三是牡蛎的清洗、筛选有了专业自动化的机器,劳动强度降下来了,愿意干的人自然多了起来。

有了品牌,牡蛎更好卖了,不少外地客商点名要张鹏家的牡蛎。随着销量的增多,张鹏也开始收购村民的牡蛎。旺季的时候,他每月可以收购牡蛎42吨左右,目前他已经和10多位村民展开长期合作。

如今,像张鹏这样回乡当起“蛎二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民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上了年纪的妇女,在家门口做起牡蛎的封箱包装工作,一年下来能挣两三万;有力气的汉子搞起牡蛎运输,挣得不比在大城市打工少。

张鹏下一步打算把养殖区搬到市里统一规划的48万亩现代化海洋牧场,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200亩,同时也积极寻找水产品加工公司合作,将小牡蛎做成大买卖。

新闻推荐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朝成名天下知” “网红牡蛎”养成记

□本报记者彭辉本报通讯员王嘉1月12日至13日,乳山举办第四届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牡蛎王选拔赛、...

乳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乳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腊月赶年集2016-12-16 00:00
评论:(“乳山牡蛎”品牌叫响,张鹏回村干起“老本行” “蛎二代”开直播成“网红”)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