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沾化区以落实基层党建七项重点任务为抓手,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把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上,汇聚起了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打造多种学习平台,满足各个层面党员需求
为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加强学习,沾化区按照不同的职业特点和知识层次,综合利用网络平台、流动党校、农村夜校、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和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5处党群服务中心,4处党性教育基地,2处镇级党校。
平台再多,学出效果才是关键。为了让学习更接地气,今年7月开始,沾化区组织开展“千名干部送党课”活动,发动驻村蹲点的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各级选派“第一书记”及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到联系点、任职村讲党课。据统计,全区有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名科级驻村党员干部和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讲授了高质量党课,累计培训党员人次。
“虽然区里和乡里都印发了学习材料,可是有些党员并不能保质保量地系统学习。”利国乡吴庙村党支部书记韩玉忠说,学习平台和学习形式的创新,让各个领域、不同知识水平的党员都能学得明白,现在经常能听到他们交流探讨学习心得。
不管是手捧一本学习手册,还是浏览网络学习平台,抑或静静地听一堂党课,多种形式的平台打造和学习推送,带动了党员学习热情,“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创新开展“七谈七促七提升”活动,转作风换来新气象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突出整改落实问题这个关键。”冯家镇党委书记潘清军说,“找准问题才能确定整改方向,我们在查摆问题的时候,直面沉疴顽疾,挖不到根源不罢休,回过头来追着问题抓整改,确保整改效果一步到位。”
边学边查边改是沾化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线,为了摸清党员思想状况,切实找准主要问题,该区创新开展了“七谈七促七提升”活动,区委书记、区委常委、基层党(工)委书记等七个层面的党员领导干部,分别与谈话对象开展“一对一”谈话活动,共完成党员谈话余人次,查摆问题多个,落实整改事项多项,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进一步明确,党性观念进一步提升。
丁学雨是下洼镇粉李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村支书以来,一直自掏腰包支持村里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还垫资多万元,帮助村民建了个钢结构温室大棚,在村民嘴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好支书、好党员。但通过与镇上领导的谈话,他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新变化。“合格的支书不是等着群众有事上门找你,而是随时主动为他们服务。”
今年大棚冬枣还没成熟时,他就自己开车跑到南京,联系对接超市和农贸市场,尽可能地开拓销路,提高枣农的收入。在他的努力下,亩大棚冬枣被南京某家超市全部包销,价格高出市场价三四倍。针对那些卖枣不方便的枣农,他还专门协调物流公司上门收枣。
党员思想观念的提升仅是沾化区抓学习、抓整改的一个缩影。现在的沾化区,党员身份的责任感进一步升华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情怀,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也随着教育整改的深入内化为党员的自觉行动。
结成助困帮扶对子多个,落实帮扶措施余项
实际行动是衡量学习教育成果的最好标尺。结合全区的脱贫攻坚、旱厕改造、村级组织建设等中心工作,沾化区开展了“亮身份、作承诺、比贡献、树形象”活动,除了机关单位党员要佩戴党徽上岗,农村党员还要向党组织和群众作出“一句话”承诺,以党支部为单位设立党员“公开承诺墙”,时刻激励着党员主动作为。
“开展‘亮身份、作承诺、比贡献、树形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党员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党员肩上有责、脚下有路。”沾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冯月岩说。目前全区各基层党组织设立“公开承诺墙”面,展示党员承诺内容项。
沾化区委组织部部长高梅介绍,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扶贫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全区不论是区级领导干部,科级干部,还是省市区派驻“第一书记”,全部盯靠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截至目前,全区多户贫困户全部都有领导干部负责帮包,共结成助困帮扶对子多个,落实帮扶措施余项。
新闻推荐
中央第九轮巡视公布5个地区和单位党组织整改情况 老龄办有下属单位利用公信力谋利
2016年2月底至4月底,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对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2家单位党组织开展专项巡视,同时对辽宁、安徽、山东、湖南等4个省进行“回头看”。自8月25日起,...
乳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乳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