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落实省委关于“放权、精简、集成、共享”的总要求,威海除坚持审批“上云”、流程“上新”、服务上门等好做法外,将继续实施流程再造攻坚行动,推动审批服务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
□ 本报记者 彭辉
本报通讯员 杨健
企业登记实现100%网上办理,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审批实现100%帮办代办,涉疫事项审批效率提高80%以上。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系统筑牢疫情“防控网”的同时,不断畅通政务“服务网”。
审批“上云”
打造“不见面”审批闭环
在威海,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每个审批环节,政务服务“互联网+”实现效能最大化。“互联网+视频勘验”就是创新模式之一。
荣成市崖头青沐快餐店负责人于海洋,向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在网上申报材料后,3月31日上午,现场勘验组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对餐厅布局、卫生状况、设备设施和工作人员证件进行远程检查,经过30分钟的严密勘察,顺利通过了验收。当天下午,于海洋通过快递收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材料线上审、现场视频勘、证照邮政寄,这一系列操作不仅将原承诺的15天压缩到1.5天,缩短了审批时间,而且实现全流程、整链条“不见面”审批闭环。截至目前,运用此模式,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系统已为800多家复工企业食堂、小微餐饮经营单位成功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今年2月份以来,威海市线上办理各类高频服务事项38.4万件,线上成交国有建设用地54宗,总金额32.3亿元。
流程“上新”
激活特事特办“服务工具箱”
3月6日,收到威海乐天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望联种禽集团有限公司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申请后,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联系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专家,综合考虑疫情影响和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坚持特事特办,企业只出具符合许可要求的告知承诺书,对现场审核及专家评审两个环节“容缺”、暂缓进行,在对申请材料审查合格的基础上,仅用3小时就为两家企业发放“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面对疫情,原有的审批流程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就需要流程“上新”,特事特办。抗疫打响以来,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系统充分运用容缺后补、告知承诺等“服务工具箱”,设立涉疫审批“绿色快道”,不断刷新审批服务的“威海速度”。
“没想到1天证就办出来了。”3月12日下午,在荣成海奥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消毒产品生产车间,公司负责人刘辉从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张强手中接过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按照正常流程,该项许可需先提交申请材料,材料审核通过方能现场验收。张强介绍,鉴于疫情防控需要,将原来先审材料、后勘现场“接力跑”,变成前后事项“同时跑”,审批时限由原承诺15个工作日,压缩到1至2个工作日,助力企业复工达产“加速跑”。
服务上门
窗口办变成现场办
2月24日,接到威海胜利华昌燃气公司关于天然气管道穿越省道S208烟海线乳山段的申请后,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张帆和同事马上联系公路管理部门,联合到项目现场实地勘察。抵达现场后才发现,除该公司原申请的项目,要想整体项目顺利推进,还需再申请一项燃气管道伴行公路项目。
得知此情况,该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兰乾都没了信心,觉得整个申请要“泡汤”了。可张帆他们却没有放弃,与项目单位一起加紧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将两个项目合并为一个项目申请,原本两个事项审批时限共计30天,如今仅用时4天就完成了审批手续。
下沉一线、靠上服务,把“窗口办”变成“现场办”。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系统针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构建起“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跟到底”的审批服务体系,由项目审批“专家”、业务骨干组成专业服务队,提供上门办、“一对一”办、延时办等“企业服务包”,实现“全天候、零距离、精准化”审批服务。今年2月以来,全市提供各类帮办代办服务1900余次,推动宝威新材料、南海热电联产等40多个重点项目审批再提速。
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高飞表示:“疫情期间的好做法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与此同时我们将围绕落实省委关于‘放权、精简、集成、共享’的总要求,实施流程再造攻坚行动,推动审批服务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
新闻推荐
4月1日,威海荣成市组织30名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戴手套,手拿消毒喷壶、祭祀花束,在元宝山公墓、殡仪馆骨灰堂开展代祭扫墓...
荣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成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