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荣成消费投诉呈现十大热点
穿着投诉居首 快递投诉攀升
威海新闻网讯 2017年,荣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直接受理消费者投诉684件,接到12345政务服务热线、民心网等转办民生求助投诉860件,解答消费者各类咨询1289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5.3万元。根据2017年全年消费者投诉情况,荣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结出全年消费者投诉呈现十大热点,供广大市民参考。
穿着类投诉数量居首位
穿着类商品属日常生活必需品,其投诉数量居消费者投诉总量的首位,主要表现为:
1、大多数消费者错误地认为,在实体店购买服装、鞋帽等穿着类商品享有7日内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当因样式、型号、花色不合适提出退货或者换货要求时,遭到商家拒绝,因此产生消费纠纷。
2、我国目前对于服装尚未出台“三包”规定,山东省也仅限于皮衣。对于服装掉色、羊毛衫起球等常见问题,到底属于质量问题还是正常现象,消费者与商家各执一词。
3、凡是在山东省内销售的鞋类商品必须执行山东省制定的“三包”规定,厂家的“三包”和山东省的“三包”有冲突,导致消费纠纷。
快递服务投诉大幅攀升
近年来,快递服务行业得以迅猛发展,快递类投诉数量也呈大幅攀升态势,主要表现为:
1、送货不及时,没有按照约定时间送达。
2、鲜活易腐的商品延期送达导致变质,赔偿额度产生争议。
3、快递服务范围小,对于市区周边以及偏远的镇村不能送货上门。
4、快递的物品损坏或者丢失,快递公司以种种理由推诿,不予相应赔偿。
5、消费者邮寄贵重物品,快递公司不主动告知办理保价服务,物品一旦丢失,对于未保价的物品消费者难以获得足额赔偿。
6、签收环节不规范,不提示收件人当面验收,甚至免去签收环节,在不告知收件人的情况下,直接把快件放在某个地方。
网络购物投诉热度不减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电商在网上店铺宣传内容以及产品包装说明有涉嫌虚假宣传的内容。
2、网购与实体店购物不同,消费者看不到实物,只是通过商家的描述、提供的图片对商品进行大致的了解。
3、新《消法》虽然赋予了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7日内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但7日“后悔权”经常被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
4、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商品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需要向经营者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举证不方便,导致维权困难。
5、微信购物作为网络购物的一种特殊形式,交易风险大,由于“微商”没有实名认证和信用担保,经常因找不到商家而陷入维权无门境地。
手机投诉数量居高不下
手机质量投诉每年都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主要表现为:
1、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越是高档手机出现问题的频率越高,然而这种故障又具有“间歇性”特征,故障确实存在,但又很难检测出来。
2、由于鉴定难的原因,生产厂家设定的修理中心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动辄以消费者使用不当为由,拒绝为消费者免费进行维修。
3、修理者故意不给消费者提供维修工单,以逃脱维修两次后仍然不能正常使用而应承担的换货、退货责任。
4、二手手机出现质量问题“三包”无法得到保障,由于我国尚未出台二手手机“三包”规定,导致二手手机质量纠纷不断。
收取定金成为行业规矩
消费者在预定商品房、家具、汽车、建材产品,或是在预定婚纱摄影、婚宴、婚庆服务时,商家往往要求消费者交纳一定数目的定金,收取定金已成为这些行业的“行规”,如果是消费者的原因导致交易无法进行,商家就会利用《担保法》中的 “定金罚则”,拒绝返还定金,如果是由于商家的原因导致买卖合同无法履行,商家就会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拒绝为消费者双倍返还定金。
荣成市关于定金投诉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1、汽车销售企业收取定金后,不能按时提供车辆,有的还以不返还定金“要挟”消费者购买保险;2、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能按时提供商品房,拒绝返还消费者已经交纳的定金。
通信服务投诉时有发生
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各种名目的套餐、捆绑、赠送业务令消费者眼花缭乱,资费不明确、告知不详实。
2.部分套餐资费条款设置繁杂但是不易理解,个别销售人员对收费宣传解释不规范、不到位,有的甚至夸大宣传、片面宣传。
3.通信企业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开通增值服务。
4.商业短信多,通话及上网效果稳定性差。
5.通信资费收取争议多,错收情况时有发生。
6.一些智能手机因软件设置问题,往往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联网,在漫游状态下产生大额数据使用费用,但运营商未进行善意提醒,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保健品虚假宣传用语多
保健品虚假宣传投诉多发,老年消费者是保健品虚假宣传的主要受害者。不法保健品商家利用会议营销模式,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采用“赠药”“免费抽奖试用”“名家坐诊”“免费旅游”“专家讲座”等手段,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此外,“亲情攻势”也是一些保健品商家常用的手段,许多推销员大打亲情牌,喊老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会帮老人做家务、陪聊。他们往往随意夸大保健品功效,诱使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只具有普通保健作用的保健品,甚至宣称其保健品具有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使很多老年和慢性病患者贻误了治疗时机。
预付式消费集中投诉多
预付款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承诺服务不兑现。以虚假宣传诱使消费者办卡后,要么服务质量降低或项目减少,要么以种种理由提价加钱。
2.办卡容易退卡难,消费者对服务不满意,或因客观情况不能继续享用服务时,退卡十分困难。
3.消费者不了解发卡商家的经营状况,消费者办卡后,经营场所突然关闭或经营主体变更,玩“失踪”,致使手中的卡无法继续使用。
4.经营者利用单方拟定的格式合同,免除、减轻自己的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或者排除消费者的主要权利,在使用时间和范围上设置“过期作废”“中途恕不退款”“不记名不挂失”“仅限于本人使用”等极为苛刻的条件。
婚庆服务行业问题突出
婚庆服务业被人们称作是“甜蜜产业”,这甜蜜产业也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主要表现在:
1.酒店提供婚宴服务、婚庆公司提供婚礼庆典服务、婚纱影楼提供照相摄像服务,事先都要求消费者交纳数目不菲的定金,消费者一旦因为特殊原因婚礼无法如期进行,经营者就会拒绝返还定金。
2.酒店以消费者自带酒水为由,加收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
3.酒店和婚庆公司捆绑式服务,消费者到酒店预定婚宴,常被要求使用酒店指定的婚庆公司,消费者一旦拒绝,就被要求缴纳场地使用费。
4.婚宴已经成为很多酒店的主要业务,一些酒店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从饭菜质量上做文章,使得婚宴菜品质次价高。
售后服务投诉纠纷不断
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1.家电行业自立“新规”,经销商只负责销售,不承担国家规定的“三包”责任。家电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让消费者自己拨打生产厂家的电话,或找修理者自行修理。
2.汽车生产厂家要求消费者购买的汽车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必须送到4S店保养,然而县级城市很少设立4S店,消费者为车辆保养跑了很多“冤枉路”。
3.修理者在“三包”有效期内提供维修服务时变着法收费,经常以“人为损坏”为由,要求消费者交费维修。
4.对于超过“三包”有效期的家电、移动电话、摩托车、电动车、家用汽车等产品,修理者故意夸大故障,更换不需要更换的配件。 (姜明)
新闻推荐
渔船出海作业期间发生惨案,33人中16人死亡6人失踪 最高法核准“太平洋大逃杀案”5主犯死刑
2月8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刘贵夺、姜晓龙、刘成建、黄金波故意杀人、劫持船只李承权故意杀人死刑复核刑事裁定书》。文书显示,最高人民法院已于2017年3月23日核准“太平洋大逃杀案”中的5名主犯...
荣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成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