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爽
本报通讯员鞠玲玲于明威
“有了农业银行,咱农民贷款一点也不难,客户经理送贷上门,服务热情,手续简单,足不出户,当天就能拿到贷款,还可以通过手机自助还款、贷款,随用随贷,利率也不高。”近日,荣成西洋参种植农户周鹏由衷地赞叹道。
周鹏家住荣成市上庄镇,承包了20亩地种植西洋参,3年来每亩地可产参千余斤,主要销往东北三省,随着市场扩大、销量增加,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商机,想扩大一下种植规模,再承包10亩地。可是西洋参生长周期一般在3年—5年,资金周转较慢,再加上每月还有房贷压力,手头资金总是不宽裕,扩大规模的想法在他脑中徘徊许久,始终无法付诸实践。
就在几天前,农行荣成市支行的客户经理上门营销,短短几分钟的交流,让周鹏喜上眉梢。原来,拥有农户、农行个人贷款客户双重身份的他,完全符合享受农行新产品“惠农便捷贷”的办理条件,只需要一张身份证,无需抵押、担保,通过手机操作,10万贷款当天就到了账,一拿到贷款,周鹏赶紧租了地,买了种子、化肥和农具,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惠农便捷贷”是农业银行惠农贷款的线上模式。农行威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邵静河介绍,为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依托惠农卡客户信息以及存量贷款客户数据,运用互联网技术,该行将在柜台办理的贷款移植到网上办理,创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三农”金融服务新模式,真正做到了“新、快、信、简、惠”,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贷款效率,降低了贷款成本。
周鹏的西洋参种植基地只是威海农行发挥涉农贷款优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在威海银监分局的大力指导下,威海农行扎实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以“惠农e商”“惠农e贷”“惠农便捷贷”等特色惠农产品为抓手,创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三农”金融服务新模式,为大批农民解决了扩大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问题,为农业生产注入了金融活水。
该行还与鑫发集团等龙头企业携手,创新推广鑫发惠农通服务模式,为码头渔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推动“金穗惠农通”服务站互联网升级,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为普惠金融增添新鲜活力,截至目前,威海农行已建有惠农通服务站1988个,年点均交易额达355万元,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84.92%,位居全省农行首位;2017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惠农e贷”370万元,为41名农户创业致富提供了资金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近日被威海市人民银行、银监分局、金融办联名授予“普惠金融突出贡献奖”。
新闻推荐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王志强通讯员唐明军)2月3日下午,一名有智力障碍的少年在石岛险些走丢,幸好在乘坐公交车时被公交司机发觉,一场爱心接力在石岛城区上演。2月3日下午2点10分左右,荣成公交集团石岛分公...
荣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成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