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邱黎明,男,1987年12月出生,荣成市纯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在3年中与30户困难家庭结“穷亲”,成立爱心组织为村民排忧解难,拿出15万元建1000米护栏守护村民安全,这个“80后”小伙子成为周边地区有名的“热心肠”。
与30户困难家庭结“穷亲”
今年70岁的邱洪会是虎山镇邱家村的一名孤寡老人,但是他并不感觉孤单,因为邱黎明一有空就会去看望他,陪他聊天。
“今天咱村赶大集,我买了些吃的给您送过来。”一天中午,邱黎明顶着烈日来到邱洪会的住处,送来邱洪会最爱吃的猪头肉。
看望邱洪会老人已经成为邱黎明的日常。逢年过节,他都会带着各种物品看望村里的老人们,平时还帮他们干活,减轻他们的体力负担。
自3年前起,邱黎明每年都会与村里的1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和他结成对子的贫困户已经有30户。不仅如此,对于村里几户突患大病的村民,他都给予了爱心救助。
成立爱心志愿服务队
“我生在这个村,长在这个村,现在我有些能力,就应该做点什么来回报社会。”1987年出生的邱黎明是一名典型的“80后”,年轻一代有这种想法,起初家人感到十分惊讶,但也为他感到骄傲。
今年年初,邱黎明牵头成立纯祥爱心志愿服务队,这个名字源于该村的纯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3年前,他担任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在他的带动下,身边有几名年龄相仿的“80后”也加入其中,在该镇掀起了一轮志愿服务的热潮。
前不久,村民邱义明家中的门窗玻璃碎了,门锁坏了,老两口已经60多岁,儿子又不在身边,情急之下,他想到了村里的这支爱心志愿服务队,于是便向邱黎明寻求帮助。接到电话后,邱黎明马上带着工具,又找来一名队员,第一时间来到了邱义明的家中。很快,两人便修好了门窗,这让邱义明感动不已。
“眼下年轻人大都在外面发展事业,村里的老年人比较多,成立这样的组织,能够更好为村民提供方便,让村里的老人和在外的游子更加放心。”除了服务本村村民外,服务还惠及到周边的长湾、董家屯等村。半年多的时间,这支爱心志愿服务队为群众、集体义务修理、安装门窗及维修文体器材设施等180多人次。
出资15万建道路护栏
邱家村位于虎山镇驻地,一条交通主干道将该村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村民穿行道路十分不安全。今年年初,根据虎山镇的统一规划,在道路的中间安装了安全护栏,其中有约1000米长的护栏,是由邱黎明捐助的。
由于虎山镇驻地的护栏安装工程由纯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承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邱黎明认为护栏如果再延伸约1000米,能更好地保护村民的交通安全。于是,他自掏15万元,经与相关部门协调后,延长护栏的长度。
“自从安装了护栏以后,道路就像城区的道路一样,交通事故明显减少,真是一件大好事。”护栏的安装不仅提升了村民通行的安全性,提高了镇驻地道路环境的档次,还规范了村民的出行习惯。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邱黎明曾经是一名军人,在部队光荣入党。退役回乡后,他曾跳进冰冷的水塘中勇救落水老人,曾配合警方抓过犯罪嫌疑人,曾救助过车祸伤员……2006年、2007年,他连续被评为“荣成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09年,他荣获“首届荣成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和荣成市文明市民”称号。
对于邱黎明来说,他做的这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荣誉,而是在承担着一名“80后”的社会责任。未来,他还将一如既往,并把助人为乐当作家风,去教育和引导下一代,传递正能量。
(市文明办供稿)
新闻推荐
威海新闻网讯(实习记者毕媛媛)11月23日上午,威海市海洋涉渔“三无”船舶集中拆解现场会,在荣成市成山镇举行。伴随“隆隆”的挖掘机声,130艘“三无”渔船被依法拆解。当天,在“三无”渔船拆解现场,两台...
荣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成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