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本报记者陶相银王震
人们诧异于一幅摄影作品的精美,往往把成果归于摄影师手中的高端装备,却很难想象这幅作品背后的艰辛,容易忽视摄影师为创作而付出的心血,更难理解摄影师对于创作的痴迷——比如说,威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晓光。
这位年已65岁的摄影师,30多年里一直痴迷于光影世界,用镜头记录历史,用作品传播美,更用心去传授摄影知识传承摄影精神。
他的人生,是摄影器材的发展史,也是威海摄影的活历史。
借相机、买相机
初衷只是给家人留影
结婚前,王晓光接触相机的机会仅限于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合影,“拿着人家的相机,对准人,摁下快门,仅此而已。”在那个年代,罕有人搞摄影,大众更是不懂摄影是什么,只是通俗地称作“照相”,而对于平民来说,照相也是一种堪称奢侈消费。
当时的王晓光是威海技校的工人,每月工资只有二三十元,去镇上的照相馆拍张全家福,就要花好几块钱。
1978年4月,王晓光结婚,弟弟借来了一台照相机给他用,他兴奋地买了两卷胶卷,给自己家人拍了几组照片。这是他第一次自主使用照相机,尽管他已经记不起这部相机的型号,但仍清晰地描述出相机的样子,“红梅牌的,镜头是从上面往前翻的那种,底片是方的。”
在这张照片里,新婚妻子微笑着坐在桌前,她的身后是一台海燕牌收音机,“当时,这台收音机是家里的最贵重的电器。”这些照片,不仅成为流金岁月的留念,其中一张更是因为记录了那个时代特征,与其它几张照片合并成为一组反映家庭变迁的专辑,这组照片先后获得“山东省‘新视觉’摄影故事大赛一等奖”、“齐鲁家庭摄影大赛银奖”。
1985年,王晓光趁去福建出差的机会,一狠心就买了一台相机。这是一台那个年代最为流行的海鸥牌4B-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花了124元,而当时王晓光的工资也只有四十几元,“在威海还买不到,除了货少,还得用现金加商品供应票买,没有那么多票。”当时家里的存款也不过几百元,王晓光说:“家里人支持,要不我也不敢花这么多钱。”
买相机的初衷跟借相机用并无不同,“就是想多给家里人拍些照片”。
照片成为作品
拍照升级为创作
有了自己的相机,王晓光还是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跟摄影结下不解之缘。直到1986年的一天,6岁的女儿倚着一棵大树学习,这场景令王晓光感觉妙不可言,他拿出相机,思量半天后按下了快门。照片冲洗出来后,王晓光越看越喜欢,把这张照片投稿给了报社,不料次日就刊发出来,他为此得到了1元钱稿费。
照片见报的意义,在于这不再是一张照片,而是一幅作品,是被大众认可的创作。这幅作品极大激励了王晓光的摄影欲望,“没有老师教,也没地方学,只能买书自学,还在北京摄影艺术函授中心函授学习一年。”
靠这架全手动海鸥相机,王晓光熟练掌握了各种摄影技术,“天天琢磨选题、构图,着了魔一样,单位一有活动,我就拿着相机去。”
天道酬勤。王晓光的执着付出换来一幅又一幅见报的作品,有时甚至能发一个整版图片集,一次就能挣到二十多元稿费。当时,他把家里的厕所改成了暗房,“拉上窗帘,关上门,自己冲,自己洗。”
至今,这台堪称古董的海鸥牌相机还能用,“快门次数也就用了1000多次”。原因有二,一是使用成本高,“胶卷贵,寻思半天才舍得照一张”;二是,1987年他就买了自己的第二部相机,“日本牌子,叫‘确善能’,是一款135单反相机。”
玩摄影的都熟知一个玩笑——“穷三代,毁一生”,这也正是摄影人的真实写照,比如王晓光买“确善能”,花了1800多元,这是当时家中的全部积蓄。
但王晓光认为这些付出都值得,事实也证明他收获了更多,收获了更多的作品,作品也频繁见报。
王晓光成了名人,领导的表扬、同事的赞誉,不绝于耳。“那个时候,人们都很单纯,崇尚文化,你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大家都觉得你是文化人。”他也成了报社特约通讯员。
1987年6月15日,威海成立地级市,当天的庆祝活动中,王晓光上午拍照,中午回家冲洗,下午就把照片送到报社,“当时的干劲真足。”
创作成为常态
摄影成为内在情怀
1988年,对王晓光来说有两件大事,一是威海市摄影家协会正式成立,二是基于他在摄影方面的突出表现,他从一名车间工人被调到工会当俱乐部主任,主要组织活动和对外宣传。
威海市摄影家协会成立之初只有十几个会员,但总算是有了一个学习交流基地,王晓光和其他摄影师切磋后,意识到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正当年的年纪发现不足是好事,这也意味着有更大上升空间,“想给照片增加内涵,把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创作。”
离开车间也使得王晓光有了更多时间摄影。那几年,他经常和其他摄影师参与各种活动,接触的题材也更广,除拍摄人物、事件,也拍摄民俗、风景。投稿渠道也不再局限于本地报刊,国家级媒体、专业期刊上也逐渐有了他的作品。
“出去拍照是个很快乐的事。”王晓光说,当年交通还远不如现在这般发达,但众多摄影师还是三五成群地结伙出行,“骑车,坐拖拉机,海边肯定得去,深山老林也去,哪里有题材就去哪,一点也不觉得累。”
1994年,王晓光卖了“确善能”,换了一台更高级的尼康FM2。“这款相机是手动相机的里程碑,至今也是为数不多的经典款之一,当年,谁要挎这么一台相机,别人都拿你当摄影家一样看待。”
王晓光说,这台相机至今仍是他的备用机,“用它,是一种情怀。”
设备不断升级
发现美的能力更提高
1997年,即入不惑之年的王晓光开始学用电脑,同时,数码相机开始流行,已有高档影楼在使用,“拍摄完,直接就可以在电脑上看效果。我感觉很新奇。”
照相不用胶卷?当年,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可思议,甚至有摄影师对这种新技术嗤之以鼻,认为艺术创作必须用胶卷。王晓光同样对数码相机充满了好奇,1997年,他花2000多元买了一台二手数码相机,“只有80万像素,照片稍微一放大就全是马赛克。”
王晓光买二手数码相机的原因,一是要尝试数码相机,他意识到摄影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二是因为当时数码相机还都是天价,“一款140万像素的奥林巴斯数码相机要1万块钱左右”。当年,这款奥林巴斯就摆在北京街头的一个橱窗里,王晓光为它流连忘返半天,但最终望而却步。
21世纪,科技发展令时代进入加速度状态,数码相机升级换代快得超乎想象。2000年,开了广告公司的王晓光有了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数码相机,那是一台价值近万元的索尼707。之后,每隔两三年,王晓光就要更换一套摄影装备,从半画幅到全画幅、从百万级像素到千万级像素,从富士S2到佳能5D再到5D2、5DSR,镜头也更加齐全,鱼眼、微距、长焦……“出门的最低配备是两台相机、四五个镜头,一个大包背起来都好几十斤沉。”
设备升级,曝光、测光、连拍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更主要的是“再也不心疼胶卷了,随时都能按快门”。这些年,王晓光不管去哪儿,相机从不离身,走到哪拍到哪。为了拍摄更美丽的风景,往往天不亮就爬上山顶,有时为了拍夜景、焰火,他很晚还留在山顶,下山时只能打着手电筒摸索下山。为捕捉天鹅、白鹭的精彩镜头,他会一动不动等很久……
勤奋和执着换来了累累硕果,王晓光的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中屡屡斩获大奖,《雪润天鹅湖》获2006“影像中国”全国摄影大赛风光类铜奖;《雪浴》获第九届上海国际影展入选奖和2008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齐鲁国际经典奖”;2008年获“今日中国”全国摄影比赛一等奖;《一行天使入画来》获2009年“生态文化绿色家园”全国摄影大展自然类收藏奖……2018年11月,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功勋摄影家”。
在很多人痴迷摄影装备更新换代时,王晓光常常劝诫,“设备升级换代只是为提高照片质量,但相机毕竟只是工具,镜头背后的那双捕捉瞬间的眼睛、怦然的心动才是摄影最真实的感觉。如果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手机拍摄的效果并不比高端相机拍的差。”
无人机的视角
山水大美,摄影家成作曲家
端着相机拍了几十年,拍到的就是眼睛看到的内容。
曾经,王晓光幻想从空中俯拍世界,“那是一种全新视角,也是一种全新感受。”当时,航拍是摄影师们的一种奢望。
上世纪90年代末,一家外地公司在威海组织了一场空中看威海的商业活动,王晓光在受邀嘉宾之列。在骇人的直升机轰鸣声中,王晓光打开机舱窗户,探出镜头,拍了一些照片,“照片不多,也没有构图那一说,但这些照片怎么看都觉得好看,因为这是从一个从没有过的角度。”
第一次航拍给王晓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开始尝试“上帝视角”。
前些年,王晓光的一些作品被误认为是航拍作品,其实,这是他手擎鱼竿拍摄的,“买了根14米长的鱼竿,去掉最上面细软的两米,自己做了零件当接口,把相机放在鱼竿顶上。拍摄前,提高快门速度,设成定时拍摄,然后赶紧抽鱼竿,把相机尽量举高……”这虽然能收获好作品,但往往要付出代价,“相机、镜头都摔坏过”。
2015年,王晓光花一万多元购置了无人机,这次,他终于把“眼睛”升到了空中,“它飞到人去不了的地方,就能让我拍到以前看不见的风景。”
如今,王晓光已用上了他的第3架无人机,航拍已成为他的日常主要工作,“有了它,就坐不住,拍摄欲望很强,每天带着它四处去拍照、拍视频。”
无限风光呈现在眼前,必然要赋予与之相配的音乐,王晓光还自己编曲,为一些风光大片配乐。
山水之间,音符跃动,这成为王晓光享受摄影的最大乐趣。
留住历史,传播美
也传道受业解惑
快门一响,一个瞬间就凝固在照片上。这个瞬间或是美景,或是历史。
30多年来,王晓光用脚步丈量了威海每一寸土地,拍摄精美画面同时,也用恢宏大气的视觉语言见证这座年轻城市的成长。
“用镜头记录城市的成长,生活的变迁,原本就是摄影师的职责。”王晓光和好友经常去各处拍摄,当拍摄过的地方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再去拍一遍,“有新有旧,有前有后,对比来看,这照片就承载了城市记忆。”
威海市摄影家协会目前会员已逾千人,王晓光从1997年开始担任副秘书长,2002年成为主席至今带领这个团队发展壮大。“别人可能觉得我们很清闲,他只是看到我们拍摄的图片。其实创作是很艰辛的过程,要四处采风,要选题,要思考,按下快门前已做了很多工作。”王晓光经常要组织会员集体采风,开会交流学习,开办摄影展。
近年来,王晓光还多了个“老师”身份,他走进老年大学、文化馆、学校、机关单位传授摄影知识,“不仅相机走进了千家万户,每部手机都是相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让更多的人学会摄影,爱上摄影,就能传播更多的美。”
王晓光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摄影师,平凡的意义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王晓光用30多年时光以及未来,造就一个不平凡的摄影生涯。
不平凡之处在于坚持。
1987年,王晓光在自家的暗室里做照片。
1987年,王晓光在自家的暗室里工作。
2002年,王晓光在天鹅湖拍摄。
如今,王晓光也经常走进课堂传授摄影知识。图为王晓光在哈工大为大学生上摄影课。
王晓光简介
1953年出生,高级摄影师。1985年开始摄影创作,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艺术摄影学会艺术顾问、威海市文联文艺家协会党委委员、威海市摄影家协会党支部书记,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书院导师、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威海市政协摄影联谊会副会长。
擅长于拍摄风光、城市记忆、民俗以及野生大天鹅等题材的作品。十几年来一直义务从事摄影家协会的主要负责工作。1999年起,先后主编了威海市首部《威海摄影作品集》和《威海摄影20年》、《走过20年》大型画册;参与拍摄、编辑了威海首部大型画册《俯瞰威海》;近几年自编了摄影教材,到学校、机关、工厂等基层单位举办各种摄影讲座几十场。
创作的摄影作品已有数百幅在各类报刊发表或摄影展入选及获奖。其中《雪润天鹅湖》获2006“影像中国”全国摄影大赛风光类铜奖;《天浴》获2008年“新华通杯”全国网络摄影比赛二等奖;《雪浴》获第九届上海国际影展入选奖和2008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齐鲁国际经典奖”;《从小家大件变化看国家繁荣发展》获山东省“新视觉”摄影故事大赛一等奖。《一行天使入画来》获2009年“生态文化绿色家园”全国摄影大展自然类收藏奖。2010年获山东省政府颁发的泰山文艺奖摄影类三等奖。2013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的“全国百名服务基层优秀会员称号”。
摄影感言:按动快门扑捉身边趣事,登高望远尽收家乡美景,长年积累记录社会变迁百年之后方显珍贵记忆。
王晓光(一行天使入画来)2009年获全国典藏奖。
如今有了无人机,发现美的双眼就升到了空中。
王晓光作品《威海风光》。
新闻推荐
本报文登12月19日讯(通讯员于宁)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批准文登整骨医院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